摘要
关于社会压力与认知能力下降风险关系的研究较为有限。本研究旨在验证社会压力是否会对老年人的情景记忆和执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研究数据来自美国48个州非机构化英语使用者的全国概率样本(中年发展研究,MIDUS)。第一阶段(1995年)包含4963名32-84岁成年人(平均年龄55岁,标准差12.4)。分析样本来自MIDUS-II(1996/1997)和MIDUS-III(2013)的1821名参与者。采用简明认知测试(BTACT)评估情景记忆(EM)和执行功能(EF)。自变量包括主观社会地位、家庭婚姻压力、工作压力和歧视等社会压力指标。通过10年追踪数据建立调整线性回归模型。
结果显示,所有年龄段女性报告的主观社会地位显著低于男性,而遭受歧视压力更高。在控制教育、收入、年龄及基线认知能力后,较低的主观社会地位会导致男女情景记忆加速衰退。婚姻压力仅对男性的情景记忆产生负面影响,日常歧视则显著损害所有个体的执行功能。公共卫生策略应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降低社会压力,特别是主观社会地位和歧视压力或可作为预防重点。
引言
关于社会压力与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关系的研究较为有限。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是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但认知衰退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认知衰退率正在下降:当前个体终生患痴呆风险比2010年降低了15%(95% CI 7-9%)。这种下降趋势要求我们寻找新的病因,尽管研究显示美国及其他高收入国家认知衰退的年龄特异性发病率正在减缓。
认知功能包含情景记忆(EM)和执行功能(EF)等能力。EM指存储和回忆独特个人经历的能力,EF则涉及目标导向行为所需的各种能力。已有研究确定12个可改变的痴呆风险因素,包括低教育水平、高血压、肥胖等,但对社会压力(主观社会地位、社会压力和歧视)的长期影响仍缺乏认知。
主观社会地位(SSS)作为健康结局的重要指标,与死亡率、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相关。其潜在生理机制涉及压力相关生物风险因素,如皮质醇反应改变和免疫防御减弱。社会压力定义为感知到的负面社会互动,如冲突、拒绝和批评。歧视作为预判性态度导致的差异对待,已被证实与抑郁、炎症等多种负面健康结局相关。
本研究基于横向研究基础,从生态模型视角评估社会压力:包括个体层面(SSS)、伴侣/家庭层面(社会压力)、工作层面(职场歧视)和社会层面(总体歧视)。目标在于扩展对社会压力与认知衰退关系的理解。
方法
研究样本
数据来自MIDUS研究,这是针对美国非机构化英语使用者(25-74岁)的全国概率样本。初始阶段(1995)包括4963名32-84岁成人(平均年龄55岁,标准差12.4)。认知测试在MIDUS II和III阶段进行,分析样本包含1821人。
测量指标
主要因变量是情景记忆(EM)和执行功能(EF)。自变量包括SSS、家庭社会压力和歧视等社会压力指标。
认知功能通过电话版成人认知简明测试(BTACT)评估。EM通过Rey听觉-言语学习测试的立即和延迟回忆测试评估,EF通过类别-言语流畅性测试、数字广度倒背测试等评估。计算EM和EF的复合得分作为z分数。
社会压力指标包括:家庭层面的负向社会互动(配偶/朋友/家人批评、过分要求等)、伴侣压力(争论、紧张感)、工作层面的不平等感知(6项)和慢性职场歧视(6项)、SSS(6项)、歧视(终生歧视11项,日常歧视9项)。年龄对应MIDUS II和III时的实际年龄,性别分为男女两组。种族/民族分为非西班牙裔白人、非西班牙裔黑人、西班牙裔和其他。
统计方法包括计算认知平均值、Wilcoxon-Mann-Whitney秩和检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调整基线年龄、种族/民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就业状态、体育活动、抑郁和焦虑。对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
社会压力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见表1。女性在所有年龄段报告的家庭压力都高于男性,婚姻压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职场压力男性报告更多,且男性报告的职场不平等与年龄负相关。日常歧视压力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女性的终生和日常歧视压力普遍高于男性,但男性报告的慢性职场歧视更多。
女性的情景记忆衰退较男性轻,而男性的执行功能衰退较慢。高收入女性的情景记忆衰退速度慢于低收入者,但高收入女性(70岁以上)的执行功能衰退最快。
社会压力与认知变化的关系显示:婚姻压力加剧男性的情景记忆衰退,工作不平等压力与男性情景记忆横向关联,社会层面的日常歧视压力与男性情景记忆和执行功能衰退相关。
社会压力与女性和男性的EM均相关,但具体类型不同:婚姻压力仅导致男性EM衰退,日常歧视压力损害男性的EF。职场女性的婚姻压力与EF衰退相关,低SSS与高收入男性和低收入女性的EM和EF衰退相关。
讨论
本纵向研究证实,社会压力因素中的SSS和歧视独立于已知认知衰退风险因素,显著关联EM和EF衰退。这些结果提示SSS和歧视可能是预防EM和EF衰退的可干预因素。
数据分析显示SSS、社会压力和歧视均与EM和EF衰退相关。低教育程度者EM衰退风险更高,这与教育对认知衰退的保护作用一致。认知储备理论认为教育通过提高大脑可塑性减缓年龄相关变化,但本研究发现社会压力对认知衰退有独立影响。
SSS对EM和EF的影响可能通过生物机制实现。低SSS升高多种疾病生物风险因素,在高收入男性和低收入女性中尤为明显。歧视作为进一步负性因素,符合累积劣势理论,即社会压力随时间推移产生磨损效应。
研究发现性别差异:SSS影响所有人群,但高收入男性和低收入女性受影响最显著。这可能与高收入男性承受的家庭提供者传统角色压力,以及低收入女性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的角色压力相关。
虽然研究存在局限(如纵向研究的失访偏倚),但贡献在于揭示了社会压力作为认知衰退新可变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这些社会风险因素为预防老年人认知疾病提供了新靶点,拓展了对认知风险因素的理解。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