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群 - 微生物组基金会THE MICROBIOTA – Microbiome Foundation

硒与微生态 / 来源:microbiome-foundation.org美国 - 英语2025-08-24 19:59:09 - 阅读时长2分钟 - 820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功能体系、失衡关联疾病及治疗潜力,重点解析了微生物群通过代谢、免疫、黏膜维护三大核心功能与人体健康的共生关系,揭示了现代饮食结构改变、抗生素使用等环境因素导致微生物失衡的病理机制,并前瞻性地探讨了以粪菌移植、基因编辑等创新疗法为基础的微生物组医学发展方向。同时强调通过膳食结构调整维护微生物多样性对预防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意义,为个性化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群肠道微生物组微生物失衡关联疾病代谢功能免疫功能微生物组医学突破营养干预方案健康疾病调控
微生物群 - 微生物组基金会

功能体系

人体消化道栖居着约100万亿微生物,其数量是人体细胞的2-10倍。这种由非致病性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构成的肠道微生物群(曾称肠道菌群),与人类形成共生关系!

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正全面解析微生物群失衡(dysbiosis)与疾病关联机制。最新发现表明其病理影响范围远超预期。

代谢功能

促进食物消化分解与营养吸收,参与代谢物合成

免疫功能

构筑抵御病原菌的生物屏障

维护功能

维持肠道黏膜结构完整

微生物组特征

肠道微生物组重量达2公斤,其基因组包含人类细胞150倍的基因量

微生物失衡关联疾病

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肠-肝轴、肠-脑轴等途径与多个器官系统交互,其失衡已被证实与以下疾病密切相关: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精神神经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

• 代谢综合征

• 心血管疾病

• 过敏与皮肤疾病

风险因素

现代饮食结构(低纤维/益生元/益生菌,高糖脂)

压力应激

抗生素及放疗

肠道感染

基因突变

吸烟

病理机制

失调(Dysbiosis)= 肠道微生物群失衡

• 菌群多样性降低

• 有益菌缺失

• 致病菌异常增殖

关联疾病谱

糖尿病

肥胖症

癌症

心脑血管疾病

炎症性肠病

感染性疾病

微生物组医学突破

微生物群被视为"第二基因组",其遗传多样性、疾病调控能力及免疫调节功能正推动医学革命:

• 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助力疾病精准分型

• 微生物组干预技术:

  • 粪菌移植
  • 基因工程菌改造
  • 有益菌补充
  • 致病菌靶向清除

• 生态修复策略:构建个性化肠道生态系统

营养干预方案

全球肥胖流行病凸显饮食质量与微生物健康关联性。研究证实:

• 短期饮食调整即可显著改变菌群构成

• 个性化营养干预方向:

  • 建立理想微生物群参考图谱
  • 开发菌群导向型膳食方案

当前建议:

✓ 多样化膳食

✓ 高纤维摄入

✓ 避免工业加工食品

"以食为药"(Hippocrates,希波克拉底)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你的健康始于肠道你的健康始于肠道
  • 创新技术实现生物样本代谢物大规模分析创新技术实现生物样本代谢物大规模分析
  • 酸奶搭配温泉浴可促进肠道健康酸奶搭配温泉浴可促进肠道健康
  • 酒精如何影响人体微生物群?酒精如何影响人体微生物群?
  • 酒精对肠道的影响:你需要了解的5件事酒精对肠道的影响:你需要了解的5件事
  • 你的微生物群能告诉你什么健康信息?你的微生物群能告诉你什么健康信息?
  • 探讨牙周微生物群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探讨牙周微生物群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
  •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的新进展与未来方向粪便微生物群移植的新进展与未来方向
  • 抗生素通常不会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抗生素通常不会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
  • 研究发现人体微生物组研究忽视发展中国家研究发现人体微生物组研究忽视发展中国家
  • 新喷雾干燥法或可取代静脉注射给药新喷雾干燥法或可取代静脉注射给药
  • 大型制药亟需创新——在当前条件下,创新生物技术能否满足需求?大型制药亟需创新——在当前条件下,创新生物技术能否满足需求?
  • 抗生素通常不会增加自身免疫疾病风险抗生素通常不会增加自身免疫疾病风险
  • 酸奶与温泉浴结合或可改善肠道健康酸奶与温泉浴结合或可改善肠道健康
  • 欧米伽-3脂肪酸严重缺乏或解释女性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欧米伽-3脂肪酸严重缺乏或解释女性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 根据专家推荐的8种最佳发酵食品促进肠道健康根据专家推荐的8种最佳发酵食品促进肠道健康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