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血浆tau生物标志物的阿尔茨海默病生物分期系统。通过分析瑞典BioFINDER-2队列(n=549)和加拿大TRIAD队列(n=140)数据,研究团队利用靶向质谱技术检测血浆中6种磷酸化tau(p-tau)和6种非磷酸化tau肽段,建立包含四个阶段的分期模型:第0阶段(所有生物标志物正常)、第1阶段(p-tau217r异常)、第2阶段(p-tau205r异常)和第3阶段(0N-tau异常)。验证显示两队列间分期一致性达85%以上。
研究发现,不同tau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进展中呈现特征性变化。磷酸化tau蛋白(p-tau217和p-tau231)在认知正常但β淀粉样蛋白(Aβ)阳性的早期阶段即出现异常;p-tau205异常出现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非磷酸化0N-tau则在痴呆阶段显著升高。这种级联变化与脑脊液标志物变化模式高度一致,且与Aβ-PET和tau-PET成像的病理性沉积、皮层萎缩及认知衰退呈线性关联。
纵向分析显示,血浆分期可预测疾病进展速度:第0阶段个体Aβ沉积速率最快,第2-3阶段tau病理扩散速度显著加快(内侧颞叶年增长率分别为0.06和0.13SUVR)。认知衰退方面,第2-3阶段MMSE评分年下降0.5分。该模型对临床诊断(AUC=0.88)和PET分期(AUC=0.90)具有高判别效能,且不受肾功能等混杂因素影响。
研究团队指出,血浆tau分期系统较现有影像学方法更具成本效益和可及性,特别适用于临床试验患者分层和治疗时机优化。但需注意该模型基于横断面数据建立,且对周边共病影响尚未完全明确,未来需通过前瞻性研究和多中心验证完善模型。该成果为阿尔茨海默病精准诊疗提供了可扩展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工具。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