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鉴于健康微生物群的基础性作用,助产士在强化母婴关联建议方面具有重要责任。本研究旨在通过微生物群知识教育提升助产学生对其健康重要性的认知,阐明其与新生儿健康、女性健康及疾病的关联,并评估教育效果。
方法:采用同伴教育模式,通过面授形式开展为期4周、总计8小时的教育。使用包含20道判断题的微生物群知识测试(满分100分),在教育前后评估学生知识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63名助产专业二年级女生参与研究(平均年龄20.2岁)。教育后平均知识得分从77.5分提升至93.3分(p<0.001),87.3%参与者显示显著知识增长。统计显示教育前后知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Wilcoxon检验,p<0.001)。
结论:同伴教育模式能有效提升助产学生微生物群相关认知,显著增强其对微生物群在新生儿健康、女性健康及疾病关联的理解。研究证实该教育模式可作为未来微生物群教育项目的参考模型。
引言
微生物群指人类体内所有微生物,其在维持健康与疾病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生理状态、环境文化因素、营养、抗生素使用及卫生条件均影响微生物群发育。近年研究证实微生物群对维持女性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维持阴道健康和使用调节微生物群的益生菌改善生育结局,间接促进新生儿健康。
由于健康微生物群的基础性作用,助产士作为母婴健康的重要支持者,需掌握微生物群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健康关联知识。现有研究显示助产专业学生在肠道微生物群认知方面存在不足,亟需加强相关教育。
方法
研究采用类实验设计,使用参与者识别问卷和微生物群知识测试作为数据收集工具。测试包含20道判断题,每题答对得5分,错答不扣分。数据使用SPSS 22.0进行分析,采用Wilcoxon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p<0.05及p<0.001。
研究获得克尔克拉雷利大学科研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E-35523585-302.99-102919),参与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
63名学生中,25.4%(16人)使用益生菌产品,主要通过口服胶囊(9人)或皮肤外用(5人)。信息来源以互联网(68%)和医疗从业者(32%)为主。87.3%参与者认为培训内容充足,88.9%认可培训材料,90.5%认可培训时长。
教育后测试显示:
- 100%参与者正确认知微生物群定义及基因组关联
- 98.4%正确理解益生菌定义及健康作用
- 96.8%认知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负面影响
- 90.5%正确识别乳酸杆菌与阴道pH的关系
知识得分提升20.5%(77.5→93.3,p<0.001),55名参与者(87.3%)显示显著知识增长。
讨论
微生物群知识水平与教育水平、年龄及专业领域相关。本研究参与者平均年龄20.2岁,其微生物群认知主要来自课程关联知识(如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与既往研究一致,助产专业学生对益生菌概念较为熟悉,但对微生物群与疾病关联的认知存在不足。
比较不同国家大学学生研究发现:
- 本研究预测试得分(77.5)高于土耳其学生肠道微生物群研究(73.3)
- 教育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课程教学
- 同伴教育模式在知识传播效率上优于传统讲座
研究结果表明,将微生物群教育纳入助产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同伴教育模式可有效提升知识转化效率。建议未来研究扩大样本量并跟踪教育效果的长期保持情况。
结论
本研究证实同伴教育模式能有效提升助产学生对微生物群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特别是在新生儿健康、女性健康及疾病预防领域的关联性认知。研究成果为未来微生物群教育项目提供了可行模型。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