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该研讨会是第32届年度心律失常前沿学术会议。通过病例展示、观众互动、专题讲座和问答环节相结合的形式,向参会者传授侵入性和非侵入性电生理及心电图技术的最新进展,这些技术用于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课程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电生理学系成员及外邀专家共同授课。本届会议特别邀请科罗拉多大学心脏电生理主任Wendy Tzou教授(担任Leonard N. Horowitz纪念讲座)和布莱根妇女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William Sauer教授(担任Mark E Josephson心电图专题讲座)作为主题演讲嘉宾。课程内容针对电生理学家、心脏病学家、内科医生、护士及相关医疗专业人员,设置晨间全体会议和下午三个分论坛:1)医护协同专业 2)综合心脏病学 3)面向电生理研究员、专家及实验室人员的高级电生理专题。
目标受众
内科医学-心血管疾病、临床心脏电生理学、介入心脏病学专业人员
学习目标
完成活动后,参会者应能:
- 阐述频发室早及非持续性室速的评估方法和治疗指征,包括消融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 识别心电图预测致命性心律失常和猝死风险的关键线索
-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房性心律失常的最新筛查、消融指征及技术规范
- 阐述无导线起搏器和除颤器的适应症及最佳植入技术
- 讨论左心耳封堵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管理
- 描述房颤房扑导管消融的新技术、设备及消融终点判定
- 掌握复杂电生理设备和消融病例的新技术应用
- 在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的诊断治疗中应用心电图模式及临床特征
- 阐述避免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的术后疼痛管理方案
- 评估动态心电监测在心律失常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 掌握心衰患者新型器械治疗进展(包括心脏收缩力调节和传导系统起搏)
特色环节
- 主题演讲:Wendy Tzou教授主讲《如何定位关键基质并优化室速消融策略》及William Sauer教授主讲《提高患者预后的消融能量递送新进展》
- 辩论专题:关于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止是否应同期进行左心耳封堵术(正方:Robert Schaller,反方:David Lin)
- 新技术专场:脉冲电场消融(PFA)操作技巧、心外膜通路建立(包含PIVOTAL试验最新数据)、CO2充气粘连分离技术及心脏神经消融术基础
- 遗传学专题:系统解析心律失常遗传检测的适用时机、检测选择及临床决策影响
参会方式
- 现场参会:费城旧城万豪酒店(1 Dock Street, Philadelphia, PA)
- 虚拟参会:48小时前获取直播链接,需实名登录获取学分
- 费用:现场注册(医师及企业代表90美元,其他专业人员75美元);虚拟参会75美元;国际学员前1000名免费
认证信息
经美国继续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ME)认证,本次会议授予:
- 7.75 AMA PRA Ⅰ类学分
- 7.75 ABIM MOC学分
- 7.75 美国护士资格认证中心学分
- 7.75 美国医师协会一类学分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