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室性早搏(PVCs)是起源于心脏两个下泵血腔(心室)的额外心跳。这些额外节拍会干扰正常心律,有时会引起胸部震颤感或心跳漏搏感。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PVCs还有其他名称:
- 心室过早复合波
- 心室过早搏动
- 心室过早收缩
无心脏疾病者出现偶发室性早搏通常无需担忧,可能不需要治疗。若出现频繁或引起不适的早搏,或存在潜在心脏疾病,可能需要治疗。
症状
室性早搏常引起轻微或无症状。但额外心跳可能引起胸部异常感觉,包括:
- 震颤感
- 心悸或心跳跳跃感
- 心跳漏搏感
- 心跳意识增强
何时就诊
若感到胸部震颤、心跳加速或漏搏感,应咨询医疗保健提供者。医生可判断这些症状是否源自心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类似症状可能由焦虑、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感染等其他疾病引发。
病因
理解室性早搏的成因需先了解心脏正常跳动机制。
心脏由四个腔室构成——两个上腔(心房)和两个下腔(心室)。
心脏节律由右心房内的天然起搏器(窦房结)控制。窦房结发出电信号启动每次心跳。这些电信号穿过心房,使心肌收缩将血液泵入心室。
随后信号到达房室结(AV结),在此减速。这种轻微延迟允许心室充血。当电信号到达心室时,心室收缩将血液泵送至肺部或全身。
正常心脏中,这种电信号传导过程通常顺畅,静息心率维持在每分钟60-100次。
正常心跳
正常心律中,窦房结细胞群发出电信号,信号通过心房传递到房室结进入心室,引发心室收缩泵血。
PVCs是起源于心室而非心房的异常收缩,通常比预期下次心跳提前发生。
室性早搏的成因并非总能明确。某些因素如心脏疾病或身体变化可能导致心室电活动不稳定。心脏疾病或瘢痕可能扰乱心脏信号传导。
可能引发PVCs的因素包括:
- 某些药物(如减充血剂和抗组胺药)
- 酒精或毒品滥用
- 兴奋剂如咖啡因或烟草
- 运动或焦虑引起的肾上腺素水平升高
- 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肌损伤
风险因素
某些生活方式选择和健康状况可能增加患PVCs的风险。
PVCs的风险因素包括:
- 咖啡因
- 烟草
- 酒精
- 可卡因或甲基苯丙胺等兴奋剂
- 运动(特定类型PVCs患者)
- 焦虑
- 心脏病发作
- 心脏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肌病)
并发症
频繁发生室性早搏或特定模式的早搏可能增加心律失常或心肌病风险。
极少数情况下,伴随心脏疾病的频繁早搏可能引发危险的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