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困境: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之道Beating the Odds: Living Well with Heart Failur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lowerbuckshosp.com美国 - 英语2025-11-16 18:38:42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91字
本文由美国下布克斯医院心脏科专家撰写,系统解析心力衰竭的医学本质——并非心脏停跳而是泵血功能下降,详述其类型(射血分数降低型与保留型)、主要病因(冠心病、高血压等)、典型症状(呼吸困难、水肿等)及诊断方法;重点强调通过药物治疗(ACE抑制剂、利尿剂等)、低盐饮食、体重监测和适度运动等综合管理策略可有效控制病情,结合患者教育与医患沟通,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住院率,呼吁对早期症状保持警惕及时就医。
心力衰竭HFrEFHFpEF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呼吸困难水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利尿剂低钠饮食运动心脏康复规范用药
突破困境: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之道

理解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被误解的复杂病症。与普遍认为的"心脏停止工作"不同,其本质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据美国心力衰竭学会数据,美国20岁及以上人群中约670万人患有此病,预计2030年将升至870万,2050年达1140万。终身患病风险约24%,即每4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此症。自2014年起心力衰竭住院率持续上升,仅在新冠疫情期间出现短暂下降。

心力衰竭的主要类型

主要分为两类:

  1.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心肌衰弱导致泵向全身的血量减少。
  2.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心肌僵硬使心脏无法充分充盈,同样阻碍血液流动。

两种类型均会减少器官供血,常引发肺部、腿部及其他部位的液体潴留。

常见病因

心力衰竭通常由多种因素长期发展所致:

  • 冠状动脉疾病:血管阻塞减少心脏供血,逐渐削弱心肌。
  • 高血压:未受控的血压使心脏超负荷工作,最终导致衰弱。
  • 既往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形成的瘢痕损害泵血功能。
  • 糖尿病:高血糖损伤血管,增加心力衰竭风险。
  • 吸烟:损害血管,提升冠心病及心力衰竭风险。
  • 心脏瓣膜病:瓣膜损伤加重心肌负担。
  • 心律失常:心跳不规则影响心脏效率。
  • 物质滥用:长期酗酒或吸毒可诱发心力衰竭。
  • 感染、遗传疾病及甲状腺功能紊乱也可能参与致病。

需警惕的症状

症状初起可能轻微但会逐渐加重,关键信号包括:

  • 呼吸困难(气短):活动或平卧时发生,运动后加剧。
  • 疲劳与全身乏力:运动时尤为明显。
  • 水肿:多见于足部、脚踝、腿部或下腹部;可能伴随体重骤增。
  • 心悸:心跳 fluttering、过速或不规则。
  • 持续咳嗽或喘鸣:平卧时加重。

若本人或亲友出现上述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心力衰竭诊断

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专项检测:

  • 超声心动图:心脏超声评估功能及心肌状态。
  • 心电图(EKG/ECG):检测心律异常及损伤迹象。
  • 胸部X光:识别肺部积液或心脏扩大。
  • 血液检测:B型利钠肽(BNP)或NT-proBNP检测可反映心脏负荷。
  • 运动负荷试验或心脏导管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疾病。

治疗与管理策略

心力衰竭虽为慢性病,但通过药物与生活方式调整可有效控制:

药物治疗

  • ACE抑制剂/ARB/ARNI类药物:舒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
  • 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改善心脏功能。
  • 利尿剂:减少液体潴留,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保护心肾功能。
  • SGLT2抑制剂:同时改善心脏与肾脏健康。
  • 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并调节心律。

药物需个性化调整,找到最佳组合需时间。

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干预至关重要,效果堪比药物:

  • 低钠饮食:每日盐摄入量低于2000毫克以减少液体潴留。
  • 限液:部分患者需限制饮水量防液体过载。
  • 体重监测:体重骤变可能提示液体潴留。
  • 运动:定制心脏康复或步行计划以提升耐力。
  • 戒烟限酒:保障整体心脏健康。
  • 疫苗接种:及时接种预防感染。

高级干预手段包括:

  •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预防猝死。
  •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改善心脏协调性。
  • 瓣膜修复/置换或搭桥手术:解决结构性问题。
  •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或心脏移植:适用于终末期患者。

与心力衰竭共处

管理心力衰竭如同控制糖尿病或高血压。通过有效干预,患者可享受充实生活,包括旅行、工作和家庭活动。关键在于:

  • 疾病认知:理解病症及其管理方法。
  • 症状监测:知晓需关注的症状并与医生讨论。
  • 规范用药:严格遵医嘱服药以控制症状。
  • 及时沟通:新发或加重症状须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心力衰竭虽令人畏惧,但早诊早治可有效管理。改善日常习惯能预防并发症、减少住院并提升生活质量。若出现疲劳、呼吸困难或水肿,切勿忽视——请立即预约心脏科医生。我们共同直面核心问题,因为您的心脏至关重要,悉心呵护不可或缺。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这个简单测试可检测心力衰竭 仅需2秒这个简单测试可检测心力衰竭 仅需2秒
  • 研究发现痴呆症两大新风险因素 专家详解具体内容研究发现痴呆症两大新风险因素 专家详解具体内容
  • 补充冠状动脉疾病医疗治疗的生活方式建议补充冠状动脉疾病医疗治疗的生活方式建议
  • 颈围超17英寸可能预示心脏健康风险颈围超17英寸可能预示心脏健康风险
  • 基因检测在成人中并不常见 新研究显示应该普及基因检测在成人中并不常见 新研究显示应该普及
  • 急性心脏疾病病理生理学——心肌梗死急性心脏疾病病理生理学——心肌梗死
  • 1960年后出生英国人心血管死亡率"令人担忧"上升1960年后出生英国人心血管死亡率"令人担忧"上升
  • 按压指甲时出现此现象请立即就医按压指甲时出现此现象请立即就医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性别差异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性别差异
  • 心脏病专家警告每日饮酒超三杯中风风险增50%心脏病专家警告每日饮酒超三杯中风风险增50%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