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声称该药对携带APOE ε4基因的人群有益。但就在数月前,这种药物尚未显效——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近几来阿尔茨海默症疗法不断涌现。然而,能通过简单服药延缓认知衰退的疗法才最具革命性。更理想的是,这种药物能保护阿尔茨海默症高遗传风险人群。
正因如此,本周科学家公布瓦立特拉米普罗酸(ALZ-801)的积极试验结果引发轰动。发表在《药物》期刊的研究显示:携带载脂蛋白E ε4(APOE ε4)等位基因(阿尔茨海默症最强遗传风险因素)的患者服用该药后,其记忆与学习相关脑区的退化速度得到减缓。
该药在社交平台被广泛誉为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重大突破。但当我们采访多位阿尔茨海默症治疗领域的神经科专家时,他们出人意料地表现出冷淡态度。原因如下:
研究究竟发现了什么?
这项3期临床试验招募了325名50至80岁早期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症状涵盖轻度认知障碍至轻度痴呆。研究重点观察瓦立特拉米普罗酸对APOE ε4基因携带者(阿尔茨海默症最高危人群)的效果。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服用药物或安慰剂,持续78周。
瓦立特拉米普罗酸设计为每日口服两次的抗淀粉样蛋白药物,旨在清除阿尔茨海默症标志性病理特征——β-淀粉样蛋白斑块,理论上应能减缓认知衰退。
数据显示其产生"显著积极效果":认知衰退速度减缓52%。研究称该效果与FDA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仑卡奈单抗和多纳单抗相当。服药者大脑记忆中枢海马体的萎缩程度也降低了18%。
最常见副作用可控,主要为轻度恶心、呕吐和食欲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该药未引发脑肿胀或脑出血风险——而携带APOE ε4基因的患者使用仑卡奈单抗和多纳单抗时,此类风险显著升高。
研究人员在结论中写道:"口服瓦立特拉米普罗酸可能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带来有利获益"。这听起来颇具前景,对吗?
关键背景信息
回溯至今年4月,研究人员当时公布的试验结果与现在存在显著差异:瓦立特拉米普罗酸的效果与安慰剂相比并无优势。
数月间究竟有何变化?科学家是否改良了配方以提升疗效?
我们邀请神经科专家对比分析前后研究数据。关键发现:方法论完全一致——仍是325名携带APOE ε4基因的早期患者随机分组。真正变化在于数月后研究人员重新处理了数据。
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血管神经科医师马修·施拉格博士解释:"本次研究对相同数据进行了亚组分析,从而得出不同结论。我们并非首次遇到这种情况——不仅在该研究领域,对这款特定药物亦是如此。它此前临床试验已失败,本次试验亦明确宣告失败。"
施拉格指出,围绕该药的 hype "本质是营销手段",并强调"试验中所谓的积极信号实际极其微弱"。例如,52%的认知衰退减缓率看似显著,但实际差异远小于表面数据。"所谓'百分比减缓'的表述方式会使微小数据差异显得突出,"他解释道,"这些相对差异的实际值可能极小,却仍能得出高百分比。"
其他神经科专家同样不看好
普罗维登斯圣约翰医疗中心神经科医师克利福德·塞吉尔指出52%减缓率的解读存在问题:"作者用以证明药物有效性的数据标注其效果为'名义上'显著。"他强调"名义上"意为"仅具名目意义"。尽管研究人员突出52%的变化幅度,却同时承认该结果仅具名义显著性。
塞吉尔表示:"临床实践中,我从未见过将名义数据表述为显著积极效果的案例。"
密歇根州立大学神经科医学主任阿米特·萨奇夫博士则担忧该药无法清除脑内已形成的淀粉样蛋白斑块:"现有脑部沉积物可能持续干扰功能。若不能清除它们,患者仍可能出现持续性功能障碍。"
此外,他指出试验周期存在缺陷。78周看似漫长,但萨奇夫解释道:"由于阿尔茨海默症进展缓慢,准确测量疾病活动极具挑战,往往需要极长时间。"他还强调:"目前尚不清楚不同人群对该药的获益与风险反应如何。"
最终,施拉格等神经科专家对该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并不信服。"这无异于看茶叶占卜,"他表示,"他们通过层层细分亚组来强行呈现效果。"施拉格补充道,现有数据表明瓦立特拉米普罗酸已无深入研究价值:"有时必须倾听生物学的反馈。我们已看到大量负面结果,本次临床试验明确宣告失败。"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