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规模同类研究显示,辉瑞-生物新技术新冠疫苗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引发的健康问题远少于病毒本身,这回应了此前关于疫苗可能造成伤害的担忧。研究人员指出,感染病毒后的健康风险"持续时间显著更长"。
研究发现,在新冠大流行期间,新冠疫苗与心肌炎(心肌炎症)和心包炎(心脏周围组织炎症)风险上升存在关联。大多数出现症状的患者在接种后一周内发病,且25岁以下年轻男性病例更为常见。
这项由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专家主导的研究,在英国健康数据研究中心心脏基金会数据科学中心支持下,分析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1390万名18岁以下儿童的健康记录。在此期间,约390万名青少年确诊感染新冠,340万名5至18岁儿童接种了辉瑞-生物新技术疫苗(该年龄段主要接种疫苗)。
研究团队重点考察了血小板减少症(血液中血小板水平低下)、动静脉血栓等罕见并发症,以及心肌炎和心包炎的风险变化。数据显示,青少年在确诊新冠后12个月内出现这些健康问题的风险更高。而疫苗接种后心肌炎或心包炎风险仅在接种后四周内升高,且研究者强调该风险"远低于"病毒感染后的水平。
剑桥大学的Alexia Sampri博士表示:"我们的全人群研究显示,尽管这些并发症较为罕见,但儿童和青少年在感染新冠后出现心脏、血管或炎症问题的概率高于接种疫苗,且感染后的风险持续时间显著更长。"
研究人员估算,感染新冠后六个月内,每10万名儿童和青少年中新增2.24例心肌炎或心包炎病例,而接种疫苗群体中仅为0.85例。伦敦大学学院及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所大奥蒙德街医院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Pia Hardelid教授指出:"大流行期间,家长和监护人面临艰难抉择。通过建立更完善的感染与疫苗接种结果证据库,我们希望能帮助家庭和医疗专业人员基于最佳数据做出决策。"
研究团队还考察了儿童炎症性多系统综合征(PIMS)和川崎病等炎症疾病。PIMS是新冠感染数周后出现的全身性炎症新病症,川崎病则表现为血管炎症引发的发热、皮疹和肿胀。剑桥大学及心脏基金会数据科学中心副主任Angela Wood教授说明:"新冠确诊后,初期炎症疾病风险升高约15倍,且持续数月(可能近一年)。而接种疫苗后风险略低于基线水平,这可能反映了疫苗的保护作用。"
爱丁堡大学及心脏基金会数据科学中心副主任William Whiteley教授补充:"家长、青少年和儿童需要可靠信息来做出健康决策。医院和全科诊所的数据至关重要,因为它揭示了NHS收治患者的实际状况。"
发表在《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的这项发现,"对考虑儿童疫苗接种同意的国家政策制定者和监护人具有重大意义"。研究人员强调,这些结果"支持通过新冠疫苗接种来减轻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更常见且持久的健康风险"的公共卫生策略。Wood教授进一步指出:"尽管疫苗相关风险可能持续罕见且短暂,但随着新变种出现和免疫状况变化,感染后的未来风险可能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全人群健康数据监测对指导疫苗及其他重要公共卫生决策至关重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