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铁含量过高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预警信号,最新研究显示。
化学元素含量升高会增加脑部毒素并引发神经退行性病变,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尤其当其与阿尔茨海默病标志性病理特征异常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发生相互作用时。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定量磁化率成像(QSM)的特殊MRI技术能够精准测量脑部铁含量。
"QSM是近十年开发的先进MRI技术,可精确测量组织磁化率。"该研究资深作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放射学副教授Xu Li在声明中表示,"这项技术能检测不同脑区微小的铁含量差异,为患者提供可靠且无创的铁含量定位和定量分析,这是传统MRI技术无法实现的。"
与传统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成像(如PET扫描)相比,QSM MRI具有非侵入性且成本更低的优势。研究团队指出,这种测量方法可以预测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即使受试者尚未出现任何症状。
该研究发表于《放射学》期刊,团队对158名既往研究中的认知健康参与者进行了测试。在7.5年随访后发现,两个关键脑区的铁含量升高与轻度认知障碍风险增加存在关联,而后者通常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表现。
"我们的研究重点在于,脑部铁含量特别是与记忆和学习相关的内嗅皮层和壳核区域,铁含量升高会使得轻度认知障碍风险增加2-4倍,并加速认知衰退。"李博士向福克斯新闻数字版透露,"这种铁含量变化可在出现健忘症状前数年检测到,当参与者仍处于认知健康状态时。"
研究同时指出局限性:样本群体主要来自高加索人种、受教育程度较高且有阿尔茨海默家族史的特定群体。若更大规模的多样化研究能验证该发现,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临床高危人群筛查。
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QSM技术,使其标准化、操作提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李博士强调,虽然脑铁含量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相关,但它在年轻时对认知发展也具有关键作用。目前针对铁元素的螯合疗法(清除铁)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效果尚不明确,仍需更多研究探索。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