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根据一项剂量探索性二期试验的次要结果,大量患有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且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在使用GLP-1和胰高血糖素受体双靶点激动剂试验性药物后,肝脏脂肪含量恢复正常水平。
在122名MASLD患者中,接受三种剂量马杜肽(每周注射)治疗的患者,48周时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对降幅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01):
- 马杜肽3/6毫克组:-68.1%
- 马杜肽10毫克组:-64.2%
- 马杜肽16毫克组:-70.2%
- 安慰剂组:-11.6%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罗希特·洛姆巴(Rohit Loomba)博士在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年会上报告称,三个马杜肽治疗组中至少三分之二的参与者在此时间点达到了正常肝脏脂肪含量(低于5%)。
洛姆巴表示,马杜肽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胃肠道反应,严重程度为轻度至中度,且观察到心率出现与剂量相关的小幅上升。他在报告中指出:“这些结果表明,马杜肽可能成为治疗MASLD的有效治疗药物。”
美国约有8500万成年人患有MASLD,当前管理通常依赖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变。然而,估计25%至30%的患者将发展为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这是一种更严重的MASLD形式,可导致肝纤维化和功能障碍,增加肝移植和肝细胞癌风险。
目前尚无针对MASLD的特定获批药物,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加速批准两种药物用于治疗中重度肝纤维化的非肝硬化MASH:2024年批准的甲状腺激素受体β激动剂瑞美替罗(resmetirom,商品名Rezdiffra),以及今年早些时候批准的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商品名Wegovy)。
马杜肽近期已在中国获批用于肥胖治疗,但在美国仍处于试验阶段。
洛姆巴指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种GLP-1和胰高血糖素受体双激动剂,以确定其是否能减轻纤维化MASH的严重程度,并降低MASLD患者发生重大肝脏不良结局的风险。
他的报告聚焦于一项更大规模多中心试验的MASLD亚群数据,该试验旨在评估马杜肽对179名超重或肥胖成年人体重变化的影响,其中68%的参与者患有MASLD(肝脏脂肪含量≥5%)。入组要求体质指数(BMI)≥30,或≥27且至少有一种肥胖相关并发症。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48周治疗,分为三个马杜肽剂量组(3/6毫克、10毫克、16毫克)或安慰剂组。所有马杜肽组均从1.5毫克起始,4周后分阶段递增至各组最终剂量。
该研究达到主要终点:32周时,所有三个剂量组的体重减轻幅度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这一益处也延伸至MASLD亚群。48周时,马杜肽导致体重平均下降11.6%至22.7%(呈剂量依赖性),而安慰剂组体重增加0.7%。
MASLD亚群平均年龄约48岁,63%为女性,75%为白人。四组平均BMI均超过37,基线平均肝脏脂肪含量介于12.2%至14.3%之间。
在三个马杜肽组中,48周时达到正常肝脏脂肪含量的患者比例显著更高(66.8%至74.6%),而安慰剂组仅为20.2%;此外,79.6%至87.3%的马杜肽治疗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相对降低至少30%,显著优于安慰剂组(30.4%)。其中两个马杜肽剂量组还显示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显著改善。
安全性在全研究人群中评估,洛姆巴表示MASLD亚群的不良事件情况类似。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在马杜肽治疗患者中发生率为85.1%至93.8%,安慰剂组为78.7%。洛姆巴指出,马杜肽的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呈剂量依赖性。
随着研究药物剂量递增,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在4.5%至19%之间,而安慰剂组无人因毒性停药。尽管马杜肽引起的心率上升幅度大于单一GLP-1受体激动剂,但所有三个治疗组的心率增幅均低于10次/分钟,洛姆巴将其描述为“令人安心”。
马杜肽组的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率为2.1%至3.9%,安慰剂组为2.1%。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