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小型电池供电设备,用于防止心脏跳动过慢。植入该设备需要进行手术,通常将其放置于锁骨附近的皮下位置。
心脏起搏器的常见类型包括:
- 单腔起搏器:通常将电脉冲发送至心脏右下腔室
- 双腔起搏器:同时作用于右上腔室和右下腔室
- 双心室起搏器:适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动过缓患者,通过刺激左右心室增强心肌收缩力,又称心脏再同步治疗
核心功能
起搏器通过监测心电信号,在心跳过慢或节律异常时自动干预。部分新型设备具备运动感知功能,能在运动时自动提升心率。
心脏传导系统示意图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的电信号传导系统始于窦房结(天然起搏点)。随着年龄增长,该区域可能出现功能退化,导致心律失常。
起搏器的基本构造包含:
- 脉冲发生器:含电池和电子元件,控制电脉冲速率
- 电极导线:1-3根柔性导线连接心室,传递电脉冲。部分新型无线起搏器无需导线
心脏起搏器示意图
适应症
植入起搏器主要适用于:
- 持续性心动过缓
- 心力衰竭
- 药物或先天因素导致的心电信号异常
风险因素
手术可能引发的风险包括:
- 心脏感染
- 血肿或出血(抗凝治疗者风险升高)
- 导线移位导致心脏穿孔(罕见)
- 血管/神经损伤
- 气胸或血胸
术前准备
诊断需要进行:
- 心电图(ECG):检测基础心律
- 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监测):连续记录日常心电活动
- 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结构和瓣膜功能
- 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心脏对运动的反应
手术过程
- 术前:局部麻醉,静脉注射镇静剂
- 术中:
- 导线经锁骨下静脉进入心脏
- 末端连接心室,另一端连接置于皮下的脉冲发生器
- 新型无线起搏器通过导管经股静脉植入
- 术后:住院观察1天,术后1月避免剧烈运动
特殊注意事项
- 手机使用:距离起搏器15厘米以上,通话时使用对侧耳朵
- 安检系统:金属探测器不会干扰设备,但需出示医疗标识卡
- 医疗设备:接受MRI/CT扫描或放疗前需告知医护人员
- 电力设备:与焊接设备保持61厘米以上距离
治疗效果
现代起搏器可自动调节心率匹配运动强度,显著改善心悸、晕厥等症状。设备电池寿命5-15年,需定期远程监测(每3-6个月),更换电池手术通常较首次植入更简单。
伦理考量
终末期患者可与医疗团队讨论是否关闭设备,并建议提前制定包含预立医疗指示的法律文件。
临床研究
梅奥诊所持续开展起搏器相关临床试验,推动技术革新。
医疗机构信息
梅奥诊所是美国顶级心血管疾病治疗机构,位于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
相关疾病
包括心房扑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等17种心律失常疾病。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