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风险Stem cell therapy lowers risk of heart failure after a heart attack | New Scientist

环球医讯 / 干细胞与抗衰老来源:www.newscientist.com英国 - 英语2025-10-30 12:56:16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43字
最新大型临床试验证实,首次心肌梗死后3至7天内接受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的患者,三年内发展为心力衰竭的风险较标准治疗组显著降低57%,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降低78%,心脏泵血功能明显改善;该研究由伊朗设拉子大学主导,纳入136名患者,揭示干细胞通过释放抗炎分子促进心脏组织再生,但存在80%参与者为男性的局限性,且仅适用于18-65岁人群,目前疗法尚无法完全替代受损心肌细胞,仍为心脏修复领域的重要突破。
干细胞疗法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间充质干细胞心脏自我修复心脏功能修复治疗效果性别差异年龄组数据心脏再生机制
干细胞疗法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风险

被荧光分子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Vshivkova/Shutterstock)

根据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临床试验,心肌梗死后不久接受干细胞输注的患者,比接受标准护理的患者更不易发展为心力衰竭。这一发现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证明干细胞可帮助心脏自我修复。

心肌梗死后,心肌会永久受损并减弱,通常导致心力衰竭——即心脏无法泵出足够血液以满足身体需求。目前,除心脏移植或植入心脏泵外,尚无治疗方法能恢复心脏功能。

作为潜在解决方案,研究人员转向干细胞,因其具有转化为其他细胞类型的独特能力。但先前研究结果参差不齐。例如,2020年一项涉及375人的试验发现,骨髓来源的细胞(包括发育为血细胞的干细胞)在降低死亡风险方面并未显著优于标准护理,如心脏康复计划及降压、抗凝或降胆固醇药物。

伊朗设拉子大学的阿明·阿塔尔及其团队采取了新策略:使用可分化为软骨和脂肪等结构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这类干细胞还能释放减少炎症并促进周围组织再生的分子。研究团队从脐带血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在136名患者的首次心肌梗死后3至7天内将其输注至心脏。阿塔尔解释,虽然干细胞可取自患者自身脂肪或骨组织,但培养足够剂量需耗时约一个月;而脐带血来源使治疗得以提前实施,可能增强疗效。另有260名患者在首次心肌梗死后仅接受标准护理作为对照组。

三年随访结果显示,接受干细胞疗法的患者发展为心力衰竭的风险平均降低57%,因该病症住院的风险降低78%。同时,他们的心脏泵血功能显著改善,表明治疗有效促进受损心脏组织再生。阿塔尔表示:“这是重大突破。”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希娜·乔德里指出,尽管疗法未降低研究期内的死亡风险,但住院率下降意义重大——“心力衰竭是美国住院的首要原因”。

然而,乔德里强调,80%的受试者为男性,而女性在心肌梗死后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因此疗法对女性的效果尚不明确。不过阿塔尔团队在后续分析中未发现性别差异。研究对象仅限于18至65岁的年轻成年人,乔德里补充道:“需细分年龄组数据,因年轻患者天生再生能力更强,心脏损伤恢复效果更好。”

这些结果是有史以来最确凿的证据,表明干细胞可助力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修复。但乔德里提醒,该疗法无法完全治愈心脏:“地球上尚无药物或疗法能替代丢失的心肌细胞,这才是该领域的真正变革点。”尽管如此,她认为,“所有研究正不断深化我们对心脏再生机制的理解及实现路径”。

期刊参考:《英国医学杂志》 DOI: 10.1136/bmj-2024-083382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心房颤动:你需要了解的隐藏心脏风险心房颤动:你需要了解的隐藏心脏风险
  • 新确诊心房颤动?这里有帮助澄清疑惑的信息新确诊心房颤动?这里有帮助澄清疑惑的信息
  • 性别差异与心房颤动:新研究颠覆传统观点性别差异与心房颤动:新研究颠覆传统观点
  • 基因检测在成人中并不常见 新研究显示应该普及基因检测在成人中并不常见 新研究显示应该普及
  • 1999至2024年美国年轻人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负担日益加重1999至2024年美国年轻人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负担日益加重
  • 革命性新工具或将彻底改变高血压治疗方式革命性新工具或将彻底改变高血压治疗方式
  • 预测心脏事件的实验室检测仍显不足但逐步提升预测心脏事件的实验室检测仍显不足但逐步提升
  • 太空旅行被发现加速细胞衰老太空旅行被发现加速细胞衰老
  • Turnbuckle:请阐述您的衰老理论(关于线粒体与干细胞)Turnbuckle:请阐述您的衰老理论(关于线粒体与干细胞)
  • 预测心脏事件的实验室检测仍罕见但呈上升趋势预测心脏事件的实验室检测仍罕见但呈上升趋势
  • 心脏磁共振成像中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可预测心脏不良事件心脏磁共振成像中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可预测心脏不良事件
  • 美国脂蛋白(a)检测仍不普遍美国脂蛋白(a)检测仍不普遍
  • 1960年后出生英国人心血管死亡率"令人担忧"上升1960年后出生英国人心血管死亡率"令人担忧"上升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性别差异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性别差异
  • 飓风桑迪与心脏病风险升高相关联飓风桑迪与心脏病风险升高相关联
  • 历史性医学突破!基因疗法将亨廷顿病进展减缓75%为患者带来新希望历史性医学突破!基因疗法将亨廷顿病进展减缓75%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