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生活中的常态,但长期或过度压力会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对心脏的影响。一项针对爱尔兰女性的调查显示,26%的受访者认为压力和时间不足是阻碍她们维护心脏健康的主要障碍。
由赫尔辛基心脏健康运动委托Ipsos B&A进行的调查显示,在1,018名受访者中,健康检查费用(25%)、压力与时间匮乏(26%)、缺乏动力(23%)、昂贵的健身房会员费(21%)以及健康食品高价格(18%)共同构成女性维护心脏健康的多重障碍。
压力如何影响心脏健康?
圣巴塞洛缪医院努菲尔德健康中心心脏病专家马尔科姆·芬利指出:"压力对心脏的负面影响既有急性表现也有慢性累积效应。身体能适应周期性压力,但极端心理压力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长期来看,压力荷尔蒙会持续升高血压,这种看似轻微的效应可能造成累积性损伤。更严重的是,压力会通过神经通路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
他特别强调,压力导致的过量饮酒、吸烟等代偿行为也会加剧心血管损害。
压力与心律失常的关联?
"大量临床证据显示急性心理压力可直接触发心律失常。"芬利解释道,"这种影响体现在增加异常心跳(异位搏动)频率,同时改变心脏传导系统的复杂调节机制。虽然这种生理反应源于进化中为应对极端运动需求的准备,但在单纯精神压力情境下,反而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压力会引发心脏病发作吗?
"已有明确记录显示,急性压力可成为心脏病发作的诱因,这在手术等应激场景中尤为显著。"芬利进一步说明,"但需要明确压力只是提前诱发了既存病变的发作时间,并非创造新的病理现象。例如对于已有心脏基础病的患者,原本未来数周可能发生的异常心跳可能被提前至应激事件期间发作。"
专家特别指出,控制心理压力既不能治愈也不能单独预防心脏疾病。"完全避免压力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关键是建立有效的压力管理机制。"
五大减压方案:
- 主动消除慢性压力源
"尝试积极排除生活中持续产生压力的根源,这能有效减少身体承受的过度应激。"
-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规律运动等基本健康守则对减压至关重要。"
- 减少屏幕时间
"虽然智能手机危害的证据尚不充分,但社交媒体依赖已证实影响心理健康。建议建立健康上网习惯。"
- 规律运动
"建立固定运动习惯极其重要,运动不仅能直接减压,还常伴随健康饮食、限酒等连带益处。"
- 调整人生优先级
"建议定期审视人生核心目标,避免过度陷入日常琐事。虽然实践难度高,但明确人生方向有助于从根本上缓解压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