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接受血液筛查发现异常的患者中,仅49%在6个月内完成后续结肠镜检查,这一比例显著低于预期,与粪便筛查后的随访率相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健康中心胃肠科资深研究员蒂莫西·A·扎基博士指出:"我们原以为血液筛查能提高随访依从性,但结果表明无论初始筛查方式如何,结肠镜随访始终是主要障碍。"
美国结直肠癌是第二大癌症致死原因,但恐惧检测过程、担忧结果或缺乏保险等因素导致许多民众未能接受黄金标准的结肠镜检查或更便捷的粪便筛查。血液筛查除侵入性更低外,准确性也较高——经FDA批准的Shield检测(Guardant Health公司)对结直肠癌敏感度达83%,对高级别癌前病变特异度为90%。然而异常结果后若未完成结肠镜检查,筛查意义将大打折扣。
研究团队回顾分析了2022年5月至2024年9月间接受Shield检测的6068名美国普通风险患者的去标识化数据。结果显示:7.4%(452人)检测结果异常,在拥有6个月随访数据的228人中,仅49%(平均等待66.4天)完成6个月内结肠镜检查,56%最终完成检查(平均等待98.3天)。12个月随访期内,58%完成检查,但仍有42%患者未完成。
影响随访的重要因素包括:与商业保险相比,拥有联邦医保优势计划(Medicare Advantage)的调整比值比仅为0.26。合并症较少者更可能完成随访(调整比值比0.90)。扎基强调,医保类型的显著差异令人关注,可能与网络限制、预授权要求、高额共付等计划特性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未发现种族与随访率显著相关,这与粪便筛查研究结果不同。研究团队认为这可能反映不同筛查方式的使用者群体存在医疗可及性差异。对比显示,粪便筛查6个月随访率为48%,而退伍军人事务系统(62.1%)和综合医疗系统(81%)的随访率更高。
研究局限性包括缺乏联邦医保服务计划数据,可能导致年轻群体占比偏高以及阳性筛查率(7%)低于注册研究(11.4%)。封闭索赔数据可能遗漏未报销或未计费的检查,但确保了数据可靠性。为改善现状,研究建议引入结直肠癌筛查完成度指标,追踪异常结果患者的结肠镜完成情况,并通过患者导航系统、提醒机制和临床医生推荐等多维度干预提升随访率。
UCLA大卫·格芬医学院医学副教授福拉萨德·P·梅博士指出:"血液筛查前景广阔,但只有完成后续检查才能实现早诊早治。"加州凯撒医疗集团研究科学家西奥多·R·莱文医生强调,解决该问题需开单医生和内镜医生共同担责,应优先安排此类患者并建立追踪机制。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