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林德斯大学主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夜间暴露于强光环境会显著增加罹患严重心脏问题的风险,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心力衰竭。该研究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是迄今规模最大的同类研究,利用近8.9万名英国人的数据探究个人光照暴露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弗林德斯大学FHMRI睡眠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使用腕戴传感器,追踪了超过1300万小时的光照暴露情况,并对参与者进行了长达9.5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夜间暴露于最强烈光线的人群出现心脏问题的概率显著更高,其中心力衰竭风险增加56%,心脏病发作可能性高出47%。即使在考虑运动、饮食、睡眠习惯和遗传等其他因素后,这些风险依然居高不下。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弗林德斯大学FHMRI睡眠健康中心研究员丹尼尔·温德雷德博士指出,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许多人尚未意识到但易于干预的风险因素。"这是首个大规模研究证明,夜间光照暴露本身即是心脏病的一个强烈且独立的风险因素,"温德雷德博士表示,"当本应处于黑暗环境时反复暴露于强光下,会扰乱人体内部的昼夜节律生物钟,从而增加罹患危险心脏问题的风险。幸运的是,我们能有效控制夜间光照暴露——通过使用遮光窗帘、调暗灯光以及避免睡前接触电子屏幕,可帮助降低与夜间光照相关的健康风险。"
研究还发现,女性和年轻人对夜间光照的影响尤为敏感。"女性可能对光线干扰生物钟的作用更为敏感,这与早期研究结果一致,"资深合著者肖恩·凯恩教授解释道,"事实上,暴露于高强度夜间光照的女性,其心力衰竭风险与男性相当,这很不寻常,因为女性通常对心脏病具有一定的天然保护能力。"
另一位资深合著者、FHMRI睡眠健康中心副教授安德鲁·菲利普斯强调,这不仅是轮班工作者或居住在明亮城市人群面临的问题。"日常习惯如躺在床上刷手机、开着电视或卧室灯光入睡,都可能使你暴露于潜在有害的光照水平,"菲利普斯副教授指出,"我们讨论的并非极端情况,即使是室内低强度光线也会干扰人体自然节律。"
与以往依赖卫星图像或室外夜间光照调查的研究不同,本研究采用可穿戴设备的实时数据,更清晰地揭示了室内环境光照对健康的影响。鉴于心脏病仍是全球首要死因,研究团队呼吁应将夜间光照视为与不良饮食、缺乏运动或吸烟同等重要的健康风险因素。目前,研究团队正推动制定针对家庭、医院和城市的照明指南,以减少夜间光照暴露。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人体生物钟,"凯恩教授总结道,"保护自然睡眠节律可能是对抗心脏病的有力手段。"
更多信息:夜间光照暴露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JAMA Network Open》(2025)。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39031
期刊信息:《JAMA Network Open》
提供机构:弗林德斯大学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