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最糟糕的检测”正推高美国剖腹产率The ‘Worst Test in Medicine’ Is Driving America’s High C-Section Rate - The New York Times

环球医讯 / AI与医疗健康来源:www.nytimes.com美国 - 英语2025-11-06 21:01:47 - 阅读时长9分钟 - 4104字
美国医院普遍采用的全天候胎儿监护技术被指导致不必要的剖腹产手术激增,尽管数十年研究证明其可靠性不足且易引发误判,但因法律风险和医疗体系惯性仍被广泛使用;该技术作为健康妊娠剖腹产的首要理由,使美国剖腹产率长期维持在三分之一的高位,远超公共卫生建议标准,不仅延长产妇恢复期、增加后续分娩风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而专家直言这是“医学界最糟糕的检测”,其推广更源于商业利益与诉讼防御而非患者福祉。
美国剖腹产率电子胎儿监护胎儿窘迫产妇健康手术风险医疗事故诉讼商业利益产科指南
医学界“最糟糕的检测”正推高美国剖腹产率

几乎所有在美国医院分娩的女性都会被绑上传感器腰带监测胎儿心率。若监测模式被判定异常(例如心率过慢),医生通常会要求紧急剖腹产。

但这项全天候监护——美国最常见的产科手术——极少对母婴有益。数十年研究表明,该工具无法可靠预测胎儿窘迫。事实上,专家指出,医生常对持续变化的读数反应过度,导致大量不必要的手术。

产科领域长期忽视这些问题。如今,出于商业和法律考量优先于患者利益,医疗系统比以往更依赖这项有缺陷的技术,《纽约时报》调查发现。

今年秋季,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更新了连续监护指南,批准其使用,而其他富裕国家已对常规应用提出警告。部分大型医院开设了远程监护中心,护士全天候监控来自数百英里外的实时心率曲线。软件公司也趁机推出未经证实的人工智能算法,声称能从心跳噪音中提取有效信号。

与此同时,美国剖腹产率居高不下。每三例分娩中就有一例在手术室进行,远超公共卫生建议标准。该手术会延长产妇恢复期、增加后续分娩难度,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妊娠剖腹产的首要理由正是基于监护仪诊断的“胎儿窘迫”。

“我们可能是唯一持续进行重大腹部手术却毫无益处证据的专业领域,”德克萨斯贝勒大学产科医生史蒂文·L·克拉克博士表示,他深入研究过电子监护。“我们就这样盲目推进。”

当电子监护在1970年代取代简单听诊器检查时,医生视其为分娩进展的客观指标。从一开始,设备公司就向医院推销其经济优势:该工具允许单名护士同时观察多名患者。

极少数情况下,胎儿心率能揭示异常。问题在于,健康婴儿的心率模式高度多变。自连续监护引入以来,医生更容易将模糊信号误判为窘迫的明确征兆。

“它主要造成伤害,”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医学院产科教授埃米特·赫希博士表示,他曾在权威医学期刊批评该方法。“这真是医学界最糟糕的检测。”其他专家也认同这一尖锐评价,称该技术“无用”且“可悲”。

研究表明,电子监护的准确性不高于定期听诊器检查。但如今许多执业产科医生从未在无监护环境下工作。部分医生坚信该工具能提升医疗质量,即便研究未证实;另一些人则认为,由于监护已嵌入医院政策,患者若无监护会如何已无讨论意义。

“让患者持续连接监护仪更省事,”印第安纳大学卫生系统产科医生乔恩·K·黑瑟韦博士说,“这是人力便利性压倒科学的问题。”

该技术在法庭上也无处不在。多个州近期创下医疗事故判决纪录,案件关键正是胎儿监护。高薪专家证人通过心率模式声称医生遗漏了脑瘫等出生损伤的警示信号,而辩方证人则用相同数据证明一切正常。部分医生坦言,尽管对监护持怀疑态度,但若不使用,法庭可能判定其失职。

“有何不利?”

胎儿监护技术的承诺长期超出其能力。

耶鲁大学产科医生爱德华·H·霍恩在1950年代开始研究胎儿心率模式,试图寻找缺氧标志。在一例无法存活的早产儿病例报告中,他声称在死亡前数小时发现特征性心率减慢。

Epsco医疗公司随即推出“霍恩胎儿监护仪”,一台高大机器在纸带上打印心率曲线。1960年代初,该设备售价9,950美元(相当于如今10万多美元)。

当时医学期刊广告称监护仪能提供“最早预警”。《生活》杂志1969年报道称:“霍恩博士的新系统有望每年拯救2万名婴儿。”

但霍恩次年发表数据时态度谨慎。他的研究发现,使用监护仪的252名高危患者分娩结果略有改善,但指出仍需“大规模严谨研究”证明其有效性。

早期批评者警告,任何试图检测罕见事件(如死亡和脑损伤)的屏幕都注定产生大量假阳性。然而医生仍热衷采用电子监护。

“当时想法是,‘这有何不利?’”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史专家杰奎琳·沃尔夫说。

据贝塞斯达国家医学图书馆存档的数十份广告,制造商大肆宣传监护仪可替代医护人员。“一名人员可同时连续监测八名患者”,1970年广告如是说。1980年另一则广告称监护仪“如同在每张病床旁配备护士”。

技术普及恰逢死胎率下降,部分医院将改善归功于电子监护。但1976年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发现,该设备对新生儿死亡率等负面结果无改善。政府报告指出,新生儿医学专科兴起、营养改善及少女生育减少等因素更可能推动死胎率下降。

该试验及后续大规模研究均报告重大弊端:剖腹产率显著升高。

手术风险

尽管大量研究证明其无效,这些设备仍日益普及。1996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给予电子监护最低评级“D”,反对在健康妊娠中使用。医生却置若罔闻。

2017年一项严格综述发现,与听诊器监测相比,电子监护未降低死胎或脑瘫发生率(后者有时由产前缺氧导致)。虽然该工具降低了罕见的新生儿惊厥,但综述指出这“并未”改变婴儿后续神经损伤风险。

且该技术使产妇剖腹产概率增加63%。

美国剖腹产率自1970年代开始飙升,多年超出公共卫生目标。手术给产妇带来诸多风险,包括大出血和感染。

近期一项4000万例分娩研究显示,健康妊娠剖腹产的首要理由是“胎儿窘迫”,该诊断几乎完全基于监护仪。

“单就电子胎儿监护而言,它可能比其他任何因素更推高了剖腹产率,”德克萨斯大学戴尔医学院妇女健康主任乔治·A·麦科尼斯博士表示,他长期研究监护技术。

当桑格妮丝·汉克森-平克尼2021年3月分娩时,医生根据胎儿心率建议剖腹产。37岁的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湖律师汉克森-平克尼欣然同意。“看到监护仪上心率下降,我胃里翻江倒海,”她说。

次年再次怀孕时,她的胎盘长入前次手术留下的子宫疤痕组织——这种危及生命的状况虽罕见,但随剖腹产率上升而“日益普遍”。

由于器官缠绕,自然分娩可能致命。她提前五周分娩,婴儿需呼吸机支持。当医生无法取出胎盘时,只得切除整个融合子宫,粉碎了她再育希望。

“这比我想表达的更令人心碎,”她说。

汉克森-平克尼可能永远不知首次剖腹产是否必要。她分娩的种植园综合医院已关闭。其母公司HCA医疗称剖腹产决定经医患慎重讨论。“每次分娩涉及独特临床因素,包括母亲年龄、体重指数、既有疾病及胎儿心率显示的潜在窘迫,”公司声明称。

主刀产科医生杰伊·S·科恩2023年剖腹产率达63%,约两倍于全国平均水平(佛罗里达州卫生部最新数据)。

科恩博士称其诊所接收“极高危人群”,其他医生拒收。谈及汉克森-平克尼,他表示:“我认为她对所获护理非常满意。”

破纪录诉讼

产科医生被起诉概率高于任何其他专科。监护记录常成关键证据,双方专家证人提供对立解读。

“这很模糊,”圣路易斯Gunn Slater律所合伙人艾米·科利尼昂·冈恩说,“解读高度主观。”

7月,冈恩代表密苏里州一家庭赢得4800万美元赔偿——该州数十年来最高医疗事故判决——通过监护记录指控医院对婴儿脑瘫负责。

同月类似案件中,宾夕法尼亚法院判医院赔偿2.07亿美元。犹他州法官8月更判给脑损伤婴儿家庭9.5亿美元。

无研究证明根据胎儿心率行剖腹产可预防脑瘫,但专家证人常引用监护读数指控医生失职。

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退休产科医生迈克尔·卡德韦尔40年职业生涯中咨询超600起案件,几乎总作证反对医生。他文件审查收费每小时700美元,庭审证言日薪1.2万至1.5万美元。

近年亚利桑那州和马里兰州至少两法院驳回其关于胎儿监护的观点,因他未提供研究支持。

卡德韦尔称不知证词被排除且情况罕见,有时法院“将循证医学推向极端”。他在破纪录的宾州案件中作家庭专家证人,上诉法院7月维持原判。他与辩方证人对同一监护记录给出完全相反解读。

他告诉陪审团,若医生在下午1:30而非2:30分娩,婴儿将免于损伤。

“婴儿在此告诉我们什么?”家庭律师问卡德韦尔,指向2:30前的读数。

“婴儿在说,‘我缺氧了’,”医生回应。

辩方证人、德克萨斯大学产科医生劳拉·戈策尔博士作证称记录未显示紧急状况。她认为婴儿脑损伤可能源于双方认可的子宫感染炎症,并指出脐带检测显示胎儿氧含量正常。

商业利益

在巴尔的摩外一栋砖楼里,马里兰大学医学系统护士昼夜监控七家医院(远至60英里外)的胎儿心率数据。

“借助尖端AI技术,我们正为安全与公平设定最高标准,”该监护中心去年启用后新闻稿宣称。

越来越多医院开设此类设施,常以患者安全为由。路易斯安那州奥克斯纳健康系统称其远程中心降低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率。但该系统2021年自身研究显示并非如此(研究发现剖腹产率略有下降,但同期全州率也在“下降”)。

奥克斯纳发言人称NICU收治改善声明基于“内部数据”。

医院高管告诉《纽约时报》,这些中心还降低了成本。

俄亥俄健康系统2013年开设全美首个远程监护中心。该院妇女健康副总裁杰森·V·梅利洛博士表示,额外专业支持使管理层更愿意聘用产科经验较少的护士,这在护理短缺时期尤为关键。

同时,俄亥俄健康领导层认为该中心降低了医疗事故成本。基于护士介入避免潜在诉讼的预测,他们估算前两年节省1350万美元。

该设施在法律纠纷中也有形象加成作用。曾为俄亥俄健康工作的律师博比·斯普雷德表示,它暗示医院竭力预防伤害。“形象很重要,有时比什么都重要,”她在8月高管“网络研讨会”中说。

这三家远程中心及全美400家医院使用AI软件分析心率数据。软件商PeriGen官网曾宣称50项研究支持其产品。

但无研究证明该技术改善分娩结果。其中一项仅描述剖腹产疤痕缝合术。

《纽约时报》询问后,PeriGen移除了研究列表。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修·萨珀恩承认无临床试验证明益处。“我们绝无误导意图,”他说。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最新指南称胎儿监护AI软件未经证实。

但该拥有6万余会员、对执业影响巨大的组织支持连续监护,同时承认证据“不足”。相比之下,加拿大和英国产科指南建议健康妊娠避免常规使用。

当被问及为何美国指南批准电子监护时,共同撰写指南的产科医生亚伦·B·考格说研究不完美且临床经验同样重要。

他称医学院时得知该技术不良记录曾令其震惊,但30年执业中发现其有用。他依赖显示益处的旧研究,认为否定研究“可能样本太小”。

“2025年产科实践很艰难,”他说,“但我认为该工具仍有价值。”

比安卡·帕拉罗提供报道。阿兰·德拉克里尔和希拉赫·麦克尼尔提供研究。

萨拉·克利夫是《纽约时报》调查性医疗健康记者。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