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和循环系统的影响在毫秒内发生,每一次心跳都起着作用。心脏在心理和认知中的作用体现在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和心脏病发作)与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高并发率上。
对于这种高并发率有多种解释,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得到确凿证明。例如,心血管疾病诊断带来的负面心理反应被认为是心理疾病发展的原因。另一方面,在心理疾病存在的情况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被视为心血管疾病发展的风险因素。
这一概念基于整合的脑-身体状态。每一个生理过程,如心跳或任何血压或代谢的变化,都会自动伴随着一个心理或心理过程。这意味着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不同时间尺度
脑-身体状态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这些状态被描述为一个动力系统:短暂的脑-身体状态(称为"微状态")对应于愤怒或喜悦等情绪。持续时间较长的脑-身体状态(称为"中状态")的一个例子是急性或慢性压力。心理和心血管疾病反映在长期的脑-身体宏观状态中。
"心理疾病总是具有心血管成分,尽管可能还没有临床症状,反之亦然。心理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并发率因此可以比作冰山一角,"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和脑科学研究所神经病学系主任、发表在《神经科学趋势》杂志上的论文作者阿尔诺·维林格(Arno Villringer)说道。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考虑意味着在心血管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必须始终考虑这两个方面,即使最初只有一方面处于首要位置。
必须强调的是,除了心脏和心血管系统外,其他器官和系统,特别是免疫系统,也持续与大脑和心理互动,因此应以类似方式整合到扩展的脑-身体状态概念中。
科学家们——与他们的同事玛尔塔·格罗萨(Marta Gerosa)、阿加塔·帕特切克(Agata Patyczek)和埃利亚斯·赖因瓦尔特(Elias Reinwarth)一起——最近还在《儿童科学前沿》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面向8至15岁儿童的文章,以简单语言解释心脏和大脑之间的耦合。
更多信息:阿尔诺·维林格等人,《脑-身体状态:心血管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联系》,《神经科学趋势》(2025)。DOI: 10.1016/j.tins.2025.08.004
玛尔塔·格罗萨等人,《身体的乐队:心脏和大脑如何交流》,《儿童科学前沿》(2025)。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