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 Molly Cranna for TIME
某些人群从运动中获益是否更多?10月27日发表在《自然心血管研究》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在心脏健康方面可能比男性更具优势。
中国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注册的8.5万名无心脏病参与者数据。该数据集通过加速度计追踪参与者运动水平,并记录了平均七年的中心脏事件和死亡情况。
达到世卫组织和美国心脏协会运动指南推荐量的女性——即每周175分钟中高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相比未达标者心脏病风险降低22%,而男性风险仅降低17%。
进一步分析显示,女性仅需比男性更少的运动量即可降低心脏风险。男性需每周运动530分钟才能使风险降低30%,女性则仅需250分钟,约为男性所需时长的一半。
厦门大学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研究员、该研究负责人陈佳金表示:“我们相当惊讶地发现,女性仅需约一半的运动量就能获得与男性相当的心血管效益。”更值得注意的是,达到推荐运动量的女性“相比男性,死亡风险显著降低至三分之一”。
布莱根妇女医院和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心脏与血管研究所女性心脏健康主任艾米丽·刘博士针对研究结果撰写了评论:“女性似乎具有运动优势,但我们反复观察到女性运动量更少且更难达到推荐目标。这提醒医学界需思考如何为女性量身定制建议——当前做法显然效果不佳。”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女性为何能以较低运动量获得更多效益提供了起点。尽管研究未探究潜在原因,陈佳金指出科学家已有若干理论:首先,女性雌激素水平高于男性,绝经前雌激素可能保护心血管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女性心脏病发作年龄通常晚于男性;临床试验还表明,服用雌激素补充剂的男性可通过促进运动时脂质分解改善冠心病。此外,男女肌肉构成和代谢也存在差异。
陈佳金未分析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否影响女性运动效益。但研究中女性普遍年龄较大(平均近62岁, likely已过绝经期),绝经前女性样本量过小,无法提供可靠对比。
“我们的发现为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施性别特异性冠心病预防提供了宝贵证据,”陈佳金表示,“在精准医疗时代,未来干预措施将日益基于个体特征定制,以最大化心血管效益。”刘博士对此表示赞同:“我们必须停止将男女视为相同个体。2025年了,我们仍在沿用男性数据推演至女性的做法。研究已证实两性差异,但指南却千篇一律。”
这可能导致心脏健康建议的精细化调整——男女标准或将不再完全一致,不仅限于运动,还涉及其他心脏健康风险因素。“是时候彻底改变我们对性别特异性研究和临床建议的思考框架了,”刘博士强调。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