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C)是一种心脏特异性肌节蛋白,其释放动力学比高敏心脏肌钙蛋白(hs-cTn)更快。
目标
本研究旨在比较使用新型原型自动化免疫测定法测量的cMyC与高敏心脏肌钙蛋白T(hs-cTnT)和高敏心脏肌钙蛋白I(hs-cTnI)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早期诊断中的诊断性能。此外,我们推导了一种结合hs-cTn和cMyC的单次血液检测双生物标志物策略,并将其与欧洲心脏病学会推荐的仅使用hs-cTnT/I的策略进行比较。
方法
这是从一项国际前瞻性研究中进行的二次分析,该研究招募了因疑似NSTEMI前往急诊科(ED)就诊的成年患者。在患者到达急诊科时测量cMyC、hs-cTnT和hs-cTnI浓度。最终诊断由2名对cMyC值不知情的独立心脏病专家进行中心裁定。为比较单生物标志物和双生物标志物策略,评估了安全性(定义为排除指数NSTEMI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和分诊效能(定义为被分诊至排除或确诊的患者比例)。诊断终点是指数NSTEMI。预后终点是30天、1年和5年心血管死亡或心肌梗死。研究结果在一个独立的国际队列中进行了外部验证。
结果
在4,735名符合条件的患者中,854名(18%)被诊断为NSTEMI。就诊时对NSTEMI的鉴别能力,cMyC(曲线下面积[AUC]:0.943;95% CI:0.936-0.95)高于hs-cTnT(AUC:0.936;95% CI:0.929-0.944;P = 0.008)。差异主要由胸痛发作≤3小时的患者驱动(AUC分别为0.939 [95% CI:0.928-0.951] vs 0.921 [95% CI:0.907-0.936];P < 0.001)。双生物标志物策略将总体分诊效能从26.8%(仅hs-cTnT)提高到60.0%(hs-cTnT和cMyC),同时在指数就诊期间不影响安全性。尽管识别出多达3倍的患者进行排除,双生物标志物策略在30天、1年和5年时心血管死亡或心肌梗死的累积发生率相当。在hs-cTnI和外部验证队列中观察到类似结果。
结论
cMyC在NSTEMI早期诊断中对hs-cTn值具有显著的增量价值,改善了诊断鉴别能力,并使更多患者能够安全、立即排除NSTEMI。单次血液检测双生物标志物策略因其简单性和快速决策时间,在繁忙的急诊科环境中尤为吸引人。(优势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评估[APACE];NCT00470587)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