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 环球医讯 家医百科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一到换季儿童流感高发?中医教您打好“保卫战”!

作者: 儿科 吴杰妍
2025-11-13

内容摘要

一到换季儿童流感高发?中医教您打好“保卫战”!

近日广州成功入秋,但诊室里小病号明显增多,发烧、咳嗽、流涕之声不绝于耳,这背后,正是我们常说的“流感”在作祟。在现代医学中,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为何换季成儿童流感“高危期”?

1、气候骤变,病毒活跃:秋冬或冬春交替时,气温波动大、空气干燥,人体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流感病毒更易入侵

2、儿童生理特点:中医认为儿童“肺常不足,脾常虚”,卫外不固,易感风邪。数据显示,流感高发季儿童感染率可高达50%,5岁以下幼儿更易发展为重症

聚集传播风险:开学后教室、家庭密闭空间增多,病毒通过飞沫快速扩散

二、识别流感:别与普通感冒混淆!

流感起病急、传染性强,儿童典型症状包括:

突发高热(39℃以上),畏寒、头痛、肌肉酸痛;

呼吸道症状:干咳、咽痛、流涕;

全身耗损:精神萎靡、食欲骤减,婴幼儿可伴呕吐、腹泻

💡 中医辨证关键:

风寒型:无汗、清涕、舌淡苔白——宜辛温解表(如荆防败毒散)

风热型:咽红肿痛、黄涕、舌红苔黄——宜辛凉透邪(如银翘散)

三、 未病先防,中医的“治未病”智慧

1、避风保暖,适时增减衣物: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但这不等于让孩子受冻。关键是 “背暖、肚暖、足暖” 。背部有督脉和膀胱经,是阳气之海,保暖可御外邪;腹部保暖防脾胃受凉;脚部离心脏远,血液循环差,保暖至关重要。早晚凉中午热,要及时增减衣服。

2、饮食调护,养护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强大的免疫力来自于强健的脾胃。

· 忌口: 少吃生冷、油腻、甜腻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油炸食品、奶油蛋糕),这些都会损伤脾胃,滋生痰湿。

· 推荐: 饮食清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南瓜。可以常用陈皮、白萝卜煮水,有理气化痰、预防感冒之效。

3、家庭小药茶:

· 预防风寒:可用几片生姜、两段葱白、少许红糖煮水,在孩子受凉后微微饮用,能散寒解表。

· 预防风热:可用金银花、菊花、薄荷各少许泡水,清热利咽。

4、防感香囊:艾叶、苍术、藿香各等份研末装袋,佩于胸前,芳香化浊辟秽(我院有防流感香囊)。

5、小儿推拿保健: 每天睡前给孩子做5-10分钟的保健推拿,简单有效。

· 补脾经: 在孩子拇指桡侧边缘,由指尖推向指根,300次。

· 摩腹: 用手掌顺时针轻柔按摩孩子腹部,3-5分钟。

· 捏脊: 自下而上捏提孩子脊柱旁的皮肤,3-5遍,能调和阴阳,增强体质。

6、起居防护要点

避人群:流感高发期少去商场、游乐场等密闭场所;

保通风:每日室内通风3次,每次≥30分钟;

四、 既病防变,分层护理

轻症居家调理

风寒泡足方:艾叶30g + 生姜5片煮水泡脚至微汗;

风热贴敷法:金银花液浸湿纱布贴敷天突穴(胸骨上窝),缓解咳嗽

重症及时就医

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需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48小时内使用最佳!

以下儿童感染后易进展为重症,需格外警惕:

2岁以下婴幼儿(尤其早产儿);

基础疾病患儿:先天性心脏病、哮喘、免疫缺陷者;

肥胖或营养不良儿童

五、给家长的温馨提示

1、疫苗是基石: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手段,尤其适合上述高危儿童

2、勿滥用药物: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激素可能加重病情!不明发热勿自行用药

3、康复期调护:热退后1周内忌食生冷油腻,可用沙参、麦冬、粳米煮粥养阴生津

中医智慧点睛: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换季时守护儿童健康,重在调和阴阳、固护卫气——预防胜于治疗,生活细节筑起第一道防线!

(注:本文为科普知识,不作为具体诊疗依据。孩子生病,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相关新闻

守护春城孩子点亮清晰视界:【控近视 兴未来】云南站即将温暖启航
这颗秋日里的“黄金果”,润肺化痰、消食解腻,全身都是宝,别错过吃它~
携手助力清晰“视”界:【控近视 兴未来】近视防控公益科普走进江苏
一到换季儿童流感高发?中医教您打好“保卫战”!
打游戏至凌晨3点,12岁男孩突发脑出血!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