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血液检测可能带来重大突破
目前部分NHS诊所已开始使用阿尔茨海默症蛋白血液检测技术,全英正开展涉及1100例患者的大型临床试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团队指出,这种检测通过测量血液中的p-tau217蛋白水平,能准确反映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沉积情况——这是阿尔茨海默症的两大病理特征。相较于传统PET扫描和腰椎穿刺,血液检测具有无创、便捷和成本低的优势。
诊断革命与潜在风险并存
阿尔茨海默症研究英国负责人希娜·斯凯尔斯强调,早期准确诊断可帮助患者及早用药并规划未来。新型检测结合记忆测试和医生评估,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但伦敦大学学院罗布·霍华德教授警告:"这可能导致85岁以上人群出现不必要的焦虑,他们可能携带病理特征却活不到发病年龄。"
临床应用面临三大挑战
- 预测准确性争议:60-70岁人群的阳性结果未必预示短期内认知衰退,现有药物仅能轻度缓解症状;
- 心理负担加剧:普通记忆衰退与早期病理变化的误判可能引发焦虑,甚至加剧认知障碍;
- 医疗资源配置:英国目前仅2%患者能接受金标准诊断,血液检测普及可能引发医疗资源争夺。
临床试验关键信息
- 技术原理:通过测量p-tau217蛋白,同步检测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
- 试验目标:验证血液检测在NHS体系下的诊断效能,预计2028年出结果
- 应用前景:若成功将改变现有诊断流程,但需配套遗传咨询和心理支持体系
伦敦神经病学研究所的乔纳森·肖特教授强烈建议:"除非出现认知症状,否则不应进行检测"。目前该检测已在美国上市,但专家普遍反对无症状人群使用。随着检测技术普及,建立规范的使用指南和伦理框架已成为当务之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