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患者在心脏节律治疗后能否安全停用抗凝血药物Can some people safely stop blood thinners after heart rhythm treatment?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knowridge.com加拿大 - 英语2025-11-12 17:31:53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74字
国际OCEAN随机试验表明,成功接受导管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若无复发迹象,停用强效抗凝药利伐沙班并改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甚至停药,三年内卒中风险仅0.7%且无统计学显著差异,显著低于房颤患者的预期风险水平;该研究为数百万患者减少长期抗凝治疗依赖提供关键依据,但高卒中风险患者仍需谨慎评估,长期效果需进一步验证。
健康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抗凝血药物卒中风险阿司匹林利伐沙班OCEAN试验出血风险心律失常CHA₂DS₂-VASc评分微创心脏手术血栓心力衰竭
部分患者在心脏节律治疗后能否安全停用抗凝血药物

一项新国际研究表明,接受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心律不齐(称为导管消融术)的患者可能无需终身服用抗凝血药物。该研究成果在美国心脏协会2025年科学会议上发布,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研究聚焦于心房颤动(AFib)患者群体,这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会使卒中风险升高五倍。心房颤动导致心脏搏动不规则,可能引发血栓、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目前美国有超过500万成年人患有心房颤动,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翻倍以上。

导管消融术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靶向消融触发心房颤动的心脏组织小区域来恢复正常心律并预防复发。然而,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现行指南建议,中高卒中风险患者即使在消融术后成功,仍需继续服用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导致的卒中。

OCEAN随机试验旨在验证终身用药的必要性。该研究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比利时、以色列和中国等多国招募近1300名成年患者。参与者均成功接受消融术且无心律失常复发迹象,被随机分配服用阿司匹林(轻度抗凝剂)或利伐沙班(强效抗凝剂)三年。参与者平均年龄66岁,多数为中度卒中风险,CHA₂DS₂-VASc评分约2.2。

三年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卒中风险均极低:服用利伐沙班组卒中发生率为0.8%,阿司匹林组为1.4%。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治疗在预防卒中方面效果相当。利伐沙班组年卒中风险仅0.3%,阿司匹林组为0.7%,远低于心房颤动患者的预期水平。

但在副作用方面存在差异:服用利伐沙班的患者发生非严重但具有临床意义的出血(如鼻出血或瘀伤)的风险是阿司匹林组的3.5倍。严重或致命性出血事件罕见,且两组发生率相近。

研究首席作者、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心脏病学主任阿图尔·维尔马博士表示:"我们已知消融术能有效终止心房颤动,但不确定其是否同时降低卒中风险。现在可以告知患者,在多数情况下即使存在中度卒中风险,停用长期抗凝药物可能是安全的。"

研究发现表明,成功消融术后,恢复正常心律本身可能降低卒中风险。对许多患者而言,继续使用利伐沙班等强效抗凝剂未必提供额外保护,反而增加不必要的出血风险。低剂量阿司匹林甚至完全停用抗凝药物,可能是更安全的长期选择。

研究团队强调,结果未必适用于所有患者。仅有少量参与者具有极高卒中风险评分(4分或以上),需进一步研究确定此类人群是否应继续使用强效抗凝剂。由于研究仅随访三年,长期效果仍需观察。

尽管存在局限,OCEAN试验为心房颤动治疗患者减少或停止终身抗凝治疗带来希望。对患者而言,这意味着更少的副作用、更少的监测需求和更高质量的生活,同时不增加卒中风险。维尔马博士总结道:"消融术不仅治疗心房颤动,还可能保护患者免受其长期并发症影响。通过谨慎的随访和个体化治疗,我们有望为全球数千人安全简化治疗方案。"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