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偶尔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但如果在静止状态下或繁忙工作日未进行运动时出现该症状,可能是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即心力衰竭)的早期信号。
哈肯萨克大学医学中心心力衰竭与移植心脏病学专家罗伯特·伯科维茨医学博士表示:"心力衰竭并非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而是心脏功能异常导致呼吸不畅。"
四大核心症状
- 非运动或剧烈活动时出现呼吸急促
- 平躺时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导致胸部下方液体压迫肺部)
- 不明原因的肿胀,尤其常见于腿部和足部(心脏泵血能力不足所致)
- 持续性疲劳
该中心心脏衰竭项目创始者伯科维茨博士补充道:"在某些病例中,早期心力衰竭还可能伴随胸痛和心悸。症状表现取决于心脏肌肉力量不足或僵硬程度,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引发心力衰竭。"
诊断确认流程
尽管高龄、慢性高血压、既往心脏病发作史或家族病史会增加患病风险,但令许多人意外的是年轻人同样可能患病。
伯科维茨博士解释说:"年轻患者会发现自己无法正常跑步或快速爬楼梯——这种体能变化具有戏剧性。呼吸功能几乎必然受损,有些患者甚至无法完整表述长句子。"
诊断确认通常包含多项检测:首先是BNP血液检测(由伯科维茨团队20年前研发),该检测通过识别血液中的B型利钠肽(心脏应激时释放的生物标志物)来区分心力衰竭与肺炎,尽管两者X光影像和症状相似。其他检测包括超声心动图(俗称"心动超声"),利用超声波生成心脏跳动影像;以及心电图(EKG),用于追踪心脏电脉冲,测量心律、强度和时序。
伯科维茨博士敦促出现任一早期症状的民众及时就诊:"早期识别最为关键。心力衰竭虽常见但治疗手段丰富,不应讳疾忌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