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团队近期发现,两种常见仿制药组合可用于杀灭休眠性乳腺癌细胞,从而预防癌症复发。这项突破性研究已发表于《自然》期刊,为全球数百万面临复发风险的乳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研究表明,约30%的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致命性复发。这种复发可能发生在初次治疗后的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当转移至其他器官的休眠癌细胞重新激活时,就会导致病情恶化。研究团队开发的骨髓检测技术能精准识别体内残留的休眠癌细胞,并通过药物组合实施针对性清除。
在涉及51名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接受羟氯喹(抗疟药)与依维莫司(抗排斥药)联合治疗的患者,其休眠癌细胞清除率达到80%。三年随访数据显示,单一用药组90%保持无癌状态,联合用药组则达到100%无复发。这一疗效远超现有治疗方案的预估30%复发率。
研究联合负责人、宾大艾布拉姆森癌症中心乳腺癌项目主任Angie DeMichele指出,这项技术解决了癌症治疗领域"最大的未满足需求"。受试者反馈显示,该疗法显著缓解了患者对复发的持续性焦虑。目前研究团队正推进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并继续随访现有参与者。
研究机制揭示,休眠癌细胞的新陈代谢特征类似于冬眠的熊,这使其难以被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但这些细胞倾向于定居在骨髓中,通过周期性骨髓检测可有效监测。试验采用的药物组合通过干扰细胞代谢和增殖能力发挥作用,其中羟氯喹曾因特朗普总统的新冠推荐而广为人知。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初步结果令人鼓舞,但研究者强调需通过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疗效。目前已有两名受试者出现复发(4%复发率),且所有数据均来自短期随访,长期安全性仍需观察。这项获得1000万美元联邦资助的研究,可能为癌症治疗开启"清除微小残留病灶"的新纪元。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