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亚哥讯——乔治城大学和美利坚大学科学家公布的新研究表明,患有海湾战争疾病的退伍军人在遵循低谷氨酸饮食后,偏头痛症状显著改善。谷氨酸是加工食品中常见增味剂的成分。脑部扫描同时显示,采用该饮食的患者皮层厚度降低——这首次证实症状改善与大脑可测量变化存在关联。
这些发现为自1990-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饱受慢性神经症状困扰的退伍军人提供了潜在的低成本治疗选择。由于皮层增厚此前已被广泛关联至偏头痛,该研究还表明低谷氨酸饮食可能为更广泛人群提供缓解。
“这令人振奋,因为它证明大脑本身正在产生反应和变化,”研究高级作者、乔治城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阿什莉·范米特博士表示,“这不是心理反应,而是与饮食相关的实际大脑变化。”
该研究成果于11月16日在圣地亚哥举行的神经科学学会年会上公布。
海湾战争疾病是一种慢性病症,影响超过四分之一曾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服役的退伍军人。该病可引发一系列致残性肌肉骨骼、胃肠道和神经症状(包括偏头痛),被认为由战争期间接触神经毒性化学物质所致。
谷氨酸在加工食品中含量较高,也天然存在于番茄和蘑菇等食物中,是神经系统中最丰富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已知在疼痛调节中发挥作用。
这项由美国国防部资助(DOD W81XWH1710457)的新研究,源于与美利坚大学营养神经科学家凯瑟琳·霍尔顿博士的合作。霍尔顿开发了低谷氨酸饮食方案,并一直将其作为管理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进行研究。目前该饮食方案正通过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进行验证,以确认其对海湾战争疾病患者的疗效。
“这是一次令人振奋的机遇,让我们看看能否为这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受苦的退伍军人做些什么,”范米特说。
在研究中,科学家首先通过脑部扫描比较海湾战争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皮层厚度差异。结果显示,患者右视觉皮层显著增厚,且报告偏头痛的比例远高于健康组。
随后在后续研究中,研究人员让海湾战争疾病患者遵循低谷氨酸饮食。一个月后扫描显示,该组皮层厚度显著降低。
范米特指出,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偏头痛和头痛“大幅减少”。
“超过半数海湾战争退伍军人在饮食干预前患有偏头痛,而遵循饮食一个月后该比例降至20%以下,”她说,“降幅非常显著。”
霍尔顿表示,研究结果支持团队理论:谷氨酸可能通过引发大脑兴奋性毒性、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加剧海湾战争疾病症状;而这三个过程又持续相互触发,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认为这是易受饮食谷氨酸影响的人群症状长期持续的原因之一,”她解释道。
研究者指出,低谷氨酸组其他症状亦有改善,包括广泛性疼痛、疲劳、情绪问题及认知功能障碍显著减轻。团队计划发表当前研究的更多发现。
尽管并非普遍存在,但与视觉相关的视觉皮层增厚在偏头痛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伴有视觉先兆的患者。
范米特表示,这引发了一个问题:低谷氨酸饮食是否也能惠及更广泛的偏头痛患者群体,甚至可能作为药物的替代方案。
“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饮食,”她说,“它属于健康饮食,执行难度不高,对于某些人而言,这是治疗慢性致残性疾病的极低成本方式。”
霍尔顿指出,该研究还为超加工食品影响健康的证据体系增添了新内容。
“这说明饮食不仅可能致病,还能急性缓解症状,”她说。
后续研究正在进行,旨在深入探索研究发现,并调查血脑屏障减弱是否在谷氨酸敏感性中发挥作用。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