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对医疗AI持谨慎乐观态度Patients cautiously optimistic about AI in healthcare

AI与医疗健康 / 来源:newatlas.com德国 - 英语2025-09-09 18:44:04 - 阅读时长2分钟 - 674字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主导的全球研究显示,57.6%患者支持AI作为医疗辅助工具,但仅4.4%接受纯AI诊断。严重病患群体对AI接受度显著降低,70.2%受访者要求AI具备可解释性,72.9%认为最终决策应由医生完成。研究揭示患者对AI替代医生的担忧,强调透明化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重要性。
医疗AI患者态度健康状况可解释性医患关系人机协同数字素养患者需求差异化教育策略
患者对医疗AI持谨慎乐观态度

全球患者对医疗AI的接受度呈现谨慎乐观态势。最新研究显示,虽然57.6%的受访者认可AI作为医疗辅助工具的价值,但仅有4.4%愿意接受完全由AI作出的诊断结论。这项覆盖43国13,806名患者的匿名问卷调查显示,72.9%患者期待AI作为医生决策支持系统,而非替代者。

研究团队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研究所主任Felix Busch医生指出,患者对AI的疑虑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关联。重症患者群体中26.6%对AI持极端负面态度,而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仅1.3%表现出类似担忧。

调查显示,患者对AI的信任度呈现明显两极分化:48.5%相信AI能提升医疗质量,但43.6%质疑其诊断准确性。应用场景偏好显示,59.3%支持AI用于影像分析,67.9%接受其作为医生二诊系统,但54.6%对癌症诊断应用持保留态度。

研究揭示三大核心诉求:

  1. 可解释性需求:70.2%患者要求透明化AI决策过程,即使这意味着准确率的牺牲
  2. 医患关系维护:61.8%担忧AI可能削弱医患互动
  3. 人机协同模式:仅6.6%接受纯人工诊断,72.9%主张医生保留最终决策权

该研究同时指出,数字素养显著影响接受度差异:自认AI专家群体的支持率(83.3%)是零知识群体(38.0%)的2.18倍。慕尼黑工业大学Lisa Adams医生强调,后续研究需跟踪技术普及对患者态度的动态影响,以确保医疗AI发展与患者需求保持同步。

研究发表于《JAMA网络开放》期刊,揭示医疗AI应用需平衡技术创新与患者心理预期,建议医疗机构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AI教育策略。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从局部治疗到生物制剂:严重斑秃治疗选择的演进从局部治疗到生物制剂:严重斑秃治疗选择的演进
  • 猪肾移植迈出关键一步 人体试验获批猪肾移植迈出关键一步 人体试验获批
  • AI语音助手助力老年人管理高血压AI语音助手助力老年人管理高血压
  • WellSpan与General Catalyst扩大合作以共同开发AI技术WellSpan与General Catalyst扩大合作以共同开发AI技术
  • 为何医疗领域的AI需要像化疗一样接受严格审查为何医疗领域的AI需要像化疗一样接受严格审查
  • 医疗AI错误会危及生命?这位MIT学者的研究揭示风险医疗AI错误会危及生命?这位MIT学者的研究揭示风险
  • Futurise主办RegTalk 2025:马来西亚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发展——创新与安全的平衡之道Futurise主办RegTalk 2025:马来西亚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发展——创新与安全的平衡之道
  • 超越“谷歌医生”:患者如何用聊天机器人重塑健康叙事超越“谷歌医生”:患者如何用聊天机器人重塑健康叙事
  • 角膜溃疡市场分析与预测2023-2025及2025-2035:先进疗法需求激增推动市场发展 创新药物输送方案提升治疗依从性角膜溃疡市场分析与预测2023-2025及2025-2035:先进疗法需求激增推动市场发展 创新药物输送方案提升治疗依从性
  • 叙事医学如何改变医生实践叙事医学如何改变医生实践
  • 机器人技术如何重塑医疗器械制造机器人技术如何重塑医疗器械制造
  • 2025年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终极指南2025年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终极指南
  • 房颤特定治疗后年龄与健康状况改善的关系房颤特定治疗后年龄与健康状况改善的关系
  • 医疗保健中以人为本的AI——促进透明度与自主权医疗保健中以人为本的AI——促进透明度与自主权
  • 为什么AI应该适应医生,而不是反过来为什么AI应该适应医生,而不是反过来
  • 切勿错过黄金救治时机...翰林大学春川圣心医院全振平教授团队开发脑出血急救指南切勿错过黄金救治时机...翰林大学春川圣心医院全振平教授团队开发脑出血急救指南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