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患者对医疗AI的接受度呈现谨慎乐观态势。最新研究显示,虽然57.6%的受访者认可AI作为医疗辅助工具的价值,但仅有4.4%愿意接受完全由AI作出的诊断结论。这项覆盖43国13,806名患者的匿名问卷调查显示,72.9%患者期待AI作为医生决策支持系统,而非替代者。
研究团队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研究所主任Felix Busch医生指出,患者对AI的疑虑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关联。重症患者群体中26.6%对AI持极端负面态度,而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仅1.3%表现出类似担忧。
调查显示,患者对AI的信任度呈现明显两极分化:48.5%相信AI能提升医疗质量,但43.6%质疑其诊断准确性。应用场景偏好显示,59.3%支持AI用于影像分析,67.9%接受其作为医生二诊系统,但54.6%对癌症诊断应用持保留态度。
研究揭示三大核心诉求:
- 可解释性需求:70.2%患者要求透明化AI决策过程,即使这意味着准确率的牺牲
- 医患关系维护:61.8%担忧AI可能削弱医患互动
- 人机协同模式:仅6.6%接受纯人工诊断,72.9%主张医生保留最终决策权
该研究同时指出,数字素养显著影响接受度差异:自认AI专家群体的支持率(83.3%)是零知识群体(38.0%)的2.18倍。慕尼黑工业大学Lisa Adams医生强调,后续研究需跟踪技术普及对患者态度的动态影响,以确保医疗AI发展与患者需求保持同步。
研究发表于《JAMA网络开放》期刊,揭示医疗AI应用需平衡技术创新与患者心理预期,建议医疗机构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AI教育策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