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已被证实会引发严重疾病及死亡,但其与其它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心血管结局的关系研究较少。发表于《美国老年医学学会杂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比较了65岁以上RSV、流感、尿路感染(UTI)或骨折住院患者出院后一年内的心血管事件。
RSV在老年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征
RSV是导致各年龄组呼吸道疾病的全球主要病因。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老年人、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免疫系统受损者及基础疾病患者感染RSV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心力衰竭患者亦属高危人群。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工业化国家中约150万例65岁以上成人RSV感染病例中有14.5%需住院治疗。
RSV与心血管结局的关系
既往研究显示多种呼吸道感染与后期心血管问题相关,且RSV重症住院患者常出现心脏并发症。为填补研究空白,加拿大安大略省研究团队将2011-2020年间2558例RSV住院患者与16,688例流感、73,587例尿路感染及11,262例骨折患者进行匹配分析,最终保留2234对RSV-流感、2308对RSV-尿路感染和1612对RSV-骨折配对样本。匹配队列平均年龄80岁,60%为女性,50%接种过流感疫苗。共病情况显示:45%患有COPD及血脂异常,40%患糖尿病,30%有房颤和哮喘,28%存在心力衰竭。
研究结果显示,RSV住院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8.5%)显著高于流感(17.7%)、尿路感染(12.1%)及骨折(8.4%)。匹配队列分析发现,RSV组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其他对照组,无论是否既往存在心血管疾病。房颤风险在RSV感染后一年内升高,且与基础心血管状态相关。RSV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更长,30天死亡率更高,部分需转入重症监护。
研究通讯作者Chris Verschoor博士指出:"与其他呼吸道病毒不同,RSV免疫力衰退速度较快,既往感染无法像流感或新冠般提供长期保护。我们的发现强化了老年人接种RSV疫苗的重要性,并建议在感染后密切监测心脏疾病迹象。"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