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心肌病(PPCM)是一种罕见但危及生命的疾病,可能影响孕前心脏健康的女性,通常在分娩前几周或分娩后发生。该病导致左心室泵血能力严重下降,每年影响少于1,500至2,000名孕妇。PPCM发病突然,可在短时间内引发严重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其症状与妊娠晚期及产后常见反应相似:疲劳、呼吸急促、咳嗽、体重增加(尤其因肺部和下肢水分滞留所致)以及心悸。因此,PPCM常被漏诊,实际发病率可能高于现有估计。
一篇关于PPCM遗传学、疾病发展机制、诊断程序及治疗方法的综述文章旨在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全科医生、产科医生、心脏病专家及助产士对该病的认知。此外,该综述还包含预测心脏功能恢复的新型风险评分系统,以及后续妊娠风险与结局的详细信息。
该文章发表于全球最负盛名的医学期刊之一《柳叶刀》。作者包括汉诺威医学院(MHH)心内科与血管科主任约翰·鲍尔萨赫斯教授,以及MHH校长丹妮丝·希尔菲克-克莱纳教授——后者20多年前在该学院开创了PPCM研究领域。
超声检查提供明确诊断依据
"PPCM对母婴健康影响重大,"鲍尔萨赫斯教授强调,"仅半数患者在症状出现后六个月内能实现心肌完全恢复。"
该疾病可通过心脏超声和血液特定标志物蛋白检测确诊。左心室泵血能力下降(医学术语称为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是诊断关键。
"当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45%时即可确诊PPCM,"这位心脏病专家指出。
此标准可同时排除其他心力衰竭病因,如既往心肌病、心脏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缺陷。若及时治疗,心脏功能通常可完全恢复,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心力衰竭。
"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基础上加用断奶药物溴隐亭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治疗方案,"希尔菲克-克莱纳教授表示。
后续妊娠可行性
PPCM患者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可再次妊娠——但前提是持续接受经验丰富的跨学科医疗团队监护并接受适当药物治疗。
"例如,在我院——欧洲领先的PPCM诊疗中心——正是如此操作,"鲍尔萨赫斯教授指出。
在特殊门诊中,心脏病学、产科学和新生儿学领域的多专业团队共同为患者提供诊疗。该诊所不仅治疗疾病,还通过大型PPCM登记库开展研究,已收录200多名患者的长期数据和生物样本。
更多信息: Karen Sliwa等人,《围产期心肌病》,《柳叶刀》(2025)。DOI: 10.1016/s0140-6736(25)01451-5
期刊信息:《柳叶刀》
来源:汉诺威医学院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