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步行4000步一至两次可显著改善心脏健康并延长寿命
最新研究表明,60岁及以上女性无需达到广为人知的每日万步目标,即可有效降低心脏病和早逝风险。
事实核查:汤姆·加文(Tom Gavin)
核心发现
- 新研究显示,60岁以上女性每周仅需一至两天达到4000步的步行量,就能显著降低心脏病风险和早逝概率。
- 对普通人而言,每周数次增加约15分钟的步行时间即可获得明显的心脏健康益处。
- 每一时刻的运动都至关重要:无论步行速度缓急,无论是持续行走还是居家随意活动,关键在于以符合自身生活方式的方式增加运动量。
最新研究指出,无需每日步行1万步甚至7000步即可获得显著健康收益。对于60岁以上的女性,每周仅一至两天平均达到4000步,就能降低早逝风险和心脏病发病率。研究首席作者、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及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教授哈马亚博士(Rikuta Hamaya, MD)指出,虽然步行总量对健康至关重要,但无需每日或大多数时间达到特定步数目标即可降低心脏病或早逝风险。
作者表示,这一发现为活动量通常较少的老年人群提供了简单可行的健康目标。
每周步行一至两次对老年女性健康的潜在影响
该研究追踪了1.3万余名62岁以上女性(平均年龄72岁),她们佩戴小型设备连续一周监测髋部步数。收集数据后,研究人员根据参与者每周达到4000、5000、6000或7000步的天数进行分组。随后对参与者进行平均11年的随访,观察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情况。关键发现包括:
- 每周仅一至两天达到4000步的女性,相比从未达到该步数的女性,早逝风险降低26%,心脏病风险降低27%。
- 每周三天及以上达到4000步可使死亡风险降低40%,但此后益处趋于平稳,即使步行量更高也未见进一步改善。
"从行为学角度看,这意味着无需每天保持活跃即可获得显著健康收益,"芝加哥西北医学慢性病预防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促进副教授迪皮卡·拉杜博士(Deepika Laddu, PhD)指出。拉杜博士虽未参与此项研究,但她强调:"设定每日运动目标仍有助于保持持续性。"
她补充道,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无需达到高步数目标即可获益——关键在于以可持续的模式增加日常活动量。
每日额外步行15分钟即可获得显著健康收益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流行病学与环境健康系研究教授迈克尔·J·拉蒙特博士(Michael J. LaMonte, PhD, MPH)认为,这些发现从预防角度具有积极意义。
"无需达到广为人知的每日万步目标(约5英里)即可降低心脏病或早逝风险,"曾发表步数与健康成果相关研究的拉蒙特博士表示(未参与本研究)。他指出,该年龄段女性日均步数约2400步。要达到本研究中的健康收益,普通女性每周仅需增加约1600步——拉蒙特认为这通过简单调整日常习惯即可轻松实现。
这相当于每天多进行几次五分钟的短途步行,或一次15分钟的中等速度步行,抑或增加居家或庭院活动时间。
拉蒙特还强调:"数据显示,步行量更高的女性似乎与更低的死亡风险存在更强关联。"
他总结道,这些研究结果强化了运动与健康科学界的普遍共识:任何运动都优于静坐不动,适度增加步行频率更有益健康,但收益存在平台期。
是否健康人群更倾向多步行?
由于本研究监测的是女性自然状态下的步行情况,而非通过对照组实验,因此无法确定是步行行为本身降低了健康风险,还是健康状况较好的女性本就更爱步行(即步数反映而非导致健康改善)。
哈马亚博士承认这种可能性。为排除干扰,研究人员进行了独立的"敏感性分析":剔除前两年内患心脏病或死亡的参与者,以及自报健康状况不佳者,分析结果与主分析基本一致。
女性心脏病普遍存在但诊疗不足
美国超过6000万女性患有某种形式的心脏病。尽管心脏病是女性首要死因(约占女性死亡总数的五分之一),但在老年女性、低收入女性及有色人种女性中仍存在诊断不足和治疗不足问题。这种差距最初源于研究和公共卫生工作对女性的忽视,而持续存在的差异则涉及多重因素:除潜在的性别生物学差异外,女性常担任家庭主要照护者角色,可能导致自身健康被忽视。
任何形式的运动都能带来健康收益
本研究证实,改善心脏健康无需在跑道上疾走;任何身体活动均有益处。拉蒙特指出,本研究使用的监测设备仅记录步数,未测量运动强度或单次行走距离。
"无论是缓步或快走、持续或间歇性步行,抑或为通勤、休闲或日常家务活动而行走,只要在安全前提下(无健康或行动障碍),步行都是改善健康的简单零成本方式,"他表示。尽管无需刻意记录步数,但计步器或健康追踪设备可能有助于保持运动规律性和进度追踪。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