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重度饮酒——即每日饮酒三杯以上——与更早发生且更严重的脑出血(ICH)存在关联。
重度饮酒者发生脑出血的年龄比非重度饮酒者早约11年,其血肿体积显著更大,影像学特征显示脑小血管病(cSVD)更为严重,包括白质高信号负担更重。
哈佛医学院神经病学副教授、麻省总 Brigham 医院卒中神经病学家埃迪普·古罗尔博士在新闻稿中表示:“虽然既往研究已证实重度饮酒会增加卒中风险,但我们的发现表明它不仅会加剧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还可能加速对脑小血管的长期损害。”该研究于11月5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病学》期刊。
“致命性疾病”
急性脑出血被认为是致死率最高的卒中类型,在美国约占年度卒中病例的10%-15%。它通常由脑小血管病(cSVD)引发,这是一种与高血压和衰老相关的进行性疾病。cSVD的可干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和饮酒。
尽管重度饮酒已被证实会增加脑出血风险,但鲜有研究探讨其对出血严重程度和脑小血管病负担的影响。为填补这一知识空白,研究者考察了慢性重度饮酒是否通过持续性高血压、内皮功能障碍和凝血功能受损加速微血管损伤,从而导致更早且更严重的脑出血。
本研究分析了1600名因脑出血入住麻省总医院患者的资料(53%为男性;中位年龄75岁)。患者饮酒量由本人或陪同人员报告。
重度饮酒定义为每日饮酒三杯以上。参与者被分为重度饮酒组(每日三杯及以上)和非重度饮酒组(每日少于三杯或不饮酒)。CT扫描用于评估脑出血体积、位置和扩散范围,MRI扫描则依据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皮层表面铁沉积和腔隙等指标评估血管损伤。
统计模型校正了年龄、性别、种族、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既往卒中风险等协变量。针对出血位置或血肿体积的模型进一步校正了药物使用情况及脑出血至CT扫描的时间间隔。
降低风险策略
脑出血患者中,7%为重度饮酒者。重度饮酒组发生脑出血时的中位年龄比非重度饮酒组年轻11岁(64岁 vs 75岁;P < 0.001)。
重度饮酒者脑出血量更大(增加1.7倍;P = 0.005),深部脑区出血风险翻倍(P = 0.021),且出血扩散至脑室系统的可能性更高(P = 0.045)。在校正基线协变量后,重度饮酒与严重白质高信号(小血管损伤标志)显著相关(校正比值比3.04;P = 0.004)。
研究者指出,重度饮酒者血小板数量较低且血压较高,这些因素可能共同增加卒中风险。
古罗尔强调:“减少或停止饮酒是降低该风险的重要举措。即使对于脑出血风险相对较低的人群,将饮酒量限制在每周不超过三杯,也是预防各类卒中、保护脑部和心血管健康的有效措施。”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饮酒量依赖自述、未充分评估其他物质影响,以及仅纳入单家医院患者。
本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NDS/NIA R01NS114526, NS 083711)资助。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