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8日播出的KBS2综艺节目《屋顶房间的问题儿童》中,韩国首尔大学首席法医学专家俞成浩教授作为嘉宾出席。节目里,52岁的艺人宋恩伊首次公开了母亲的重大决定——主动申请遗体捐赠用于医学研究。
俞成浩教授作为全球最快老龄化进程的见证者指出:"提前写下个人意愿能清晰表达好恶,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珍惜当下。"宋恩伊透露:"母亲独自前往医院与朋友共同填写了申请表。当她说'我申请了遗体捐赠,你们要同意'时,起初我很惊讶,但最终尊重了她的意愿。"据悉,宋恩伊母亲已向加图立大学(Kadeva)提交了遗体捐赠申请。俞成浩教授略带遗憾地表示:"若选择首尔大学会更理想",宋恩伊解释道:"因老一辈更亲近该机构。"
谈及母亲患血管性痴呆后的异常举动,宋恩伊感慨道:"观察她的行为,仿佛她预知了死亡。"早在2023年,宋恩伊就曾公开母亲的健康状况:"这不是我的个人经历,而是家族故事。因母亲说'感觉不像从前',我们进行了检查,确诊为血管性痴呆。至今已十年,母亲的记忆力竟比我还好,这证明充分护理下病情可能改善。"
俞成浩教授针对临终过程进行专业解析:"多数患者在生命最后两周处于昏迷状态,所谓'临终遗言'实属戏剧化呈现。自然睡梦中离世实属幸运,突发死亡极为罕见——正因'这不可能'的疑虑,我们才需进行尸检。"他特别强调:"死亡时听力是最后消失的感官。耶鲁大学实验显示,猪脑中与听觉相关的颞叶和额叶能维持较长时间活动,因此临终者可能仍能感知话语。当至亲离世时,请说出未尽之言,这不是伪科学。"
关于生命末期决策,俞成浩教授呼吁公众提前准备:"强烈建议预先签署生命支持治疗预嘱。若由至亲替你做决定,将给他们带来巨大负担。虽厌恶谈论死亡,但仅需填写一份预嘱,即可自主选择八项生命支持治疗方式。呼吸机、输血等实际痛苦远超想象,若觉无意义,可随时向公共卫生中心申请取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