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阿波利斯 — 根据2025年9月17日发表在《神经病学》(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的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业余足球运动员更频繁地使用头球(即用头部控制或传递球)与大脑褶皱内的变化存在关联。该研究并未证明足球头球会导致脑部变化,仅表明两者存在关联。
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校区的研究作者迈克尔·L·利普顿医学博士表示:“参与运动具有诸多益处,包括可能降低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但足球等接触性运动带来的重复性头部撞击可能抵消这些潜在益处。我们的研究发现,经历更多头球撞击的人,其大脑褶皱特定层内的异常更为明显,且这些异常与思维和记忆测试表现较差相关。”
该研究纳入352名平均年龄26岁的业余足球运动员和77名平均年龄23岁的非碰撞运动运动员。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运动员的足球活动,估算了一年内头部撞击次数。足球运动员被分为四组,最高频率组年均头球次数达3152次,而最低频率组仅为105次。
运动员接受了脑部扫描。研究人员利用扫描结果检查大脑褶皱内皮层下白质的微结构。这层白质位于大脑外层(即大脑皮层)灰质的邻近区域。
分析扫描时,研究人员观察了该脑层褶皱内水分子的运动方式。
研究发现,最高频率组的足球运动员相比最低频率组和非碰撞运动运动员,该脑区微结构的紊乱程度显著更高。随着头球次数增加,水分子运动的组织性恶化,表明紊乱加剧,并提示大脑微结构的进一步退化。
运动员接受了思维和记忆技能测试。研究人员发现,测试表现较差的运动员,其该脑区水分子运动更为无序。
研究人员还发现,眼眶前额叶脑区(位于眼窝上方)褶皱的紊乱,部分影响了重复头部撞击与思维记忆表现之间的关系。
利普顿表示:“我们的发现表明,大脑褶皱内的这层白质易受头球重复创伤影响,可能是检测脑损伤的重要部位。需要更多研究深入探索这种关系,并开发可能实现运动相关头部创伤早期检测的方法。”
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过去一年的头球次数基于运动员的回忆估算,可能受其准确记忆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由达纳基金会大卫·马奥尼神经成像项目和国家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所提供支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