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致命寄生虫传染病。尽管抗疟药物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该疾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挑战,最新报告显示在83个流行国家约有2.63亿病例和5.97万死亡。疟疾由四种疟原虫引起: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和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其中恶性疟原虫毒力最强,导致了大多数病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其他非洲地区,5岁以下儿童和孕妇占死亡比例极大。该疾病不仅限于流行地区,全球移民增加也提高了非流行国家输入性感染的可能性。威胁疾病根除长期目标的主要问题包括误诊(由于临床症状与其他疾病如新冠肺炎相似)、缺乏有效疫苗以及现有抗疟药物的耐药性。
通过减少感染传播或开发新型抗疟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疟疾。多年来,氯喹和青蒿素联合疗法等抗疟药物一直主导着抗疟药物市场。但现有市售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威胁了迄今取得的进展。因此,抗疟药物领域迫切需要能够克服耐药性问题、简化治疗方案并减少复发和传播的新药剂。
本研究主题欢迎旨在探索疟疾理解和管理最新进展的研究和综述文章。我们鼓励投稿重点关注疾病治疗中新型治疗方式的开发,从疫苗开发到新型抗疟药物、药物耐药性的分子基础、药物靶点识别,以及整合尖端技术的跨学科方法。
我们邀请投稿解决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 针对天然产物类似物、小分子、杂环化合物和杂化分子等多样化主题的合理药物设计和合成方法。
• 针对耐药性的药剂,如逆转剂、化学增敏剂或双功能抗疟药物。
• 构效关系研究(SAR)。
• 作用机制研究。
• 疟疾疫苗研究和开发以及免疫治疗策略的进展。
• 创新的纳米技术、药物递送系统和制剂技术。
• 利用人工智能预测药物靶点相互作用、耐药突变和药物设计的计算方法。
• 针对化学命中物的新化合物库高通量筛选。
• 药代动力学特征,包括体外和体内疗效、毒性和ADMET(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参数的评估。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