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独立奖国际研习资助颁奖典礼于8月29日在吉隆坡文华东方酒店隆重举行,霹雳苏丹纳兹林·穆扎法尔沙阿殿下作为荣誉赞助人亲临现场。五位来自马来西亚顶尖学府的青年研究者凭借突破性科研项目获得资助,他们将赴英国、加拿大、荷兰等国顶尖机构开展国际研习。
在典礼主旨演讲中,苏丹殿下呼吁青年学者成为国家进步的驱动力:"要建设经济与社会持续进步的马来西亚,需要青年具备倾听的勇气、行动的成熟度,不被犬儒主义干扰,而是用对真理的追求激励自己。爱国不意味着回避国家缺陷,而是共同维护文化遗产、提升国际地位。"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集团首席执行官兼独立奖信托理事塔恩斯里腾库·穆罕默德·陶菲克强调,该资助项目旨在支持具有远见和决心的青年人才:"往届获奖者已在教育、医疗、科技领域创造持久影响,期待本届五位杰出人才将其构想转化为改变国家的游戏规则。"
本届获奖者中,马来西亚莫纳什大学药学院讲师丁什·兰加纳坦(Dinesh Sangarran Ramachandram)专注于通过文化适配教育及实用药物工具提升痴呆症护理水平。其研究源于祖母的患病经历:"这笔资助将助我与英国痴呆症护理模式专家及加拿大偏远地区医疗团队合作,建立可持续的多方协作方案。"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医学培训研究员拉希达·雷希尔(Dr Rasyidah Rehir)致力于"通过遗体捐赠与高级尸体保存技术变革医学培训"。她表示:"资助将使我接触国际前沿尸体保存技术,不仅提升医学教学水平,更希望改变社会对遗体捐赠的认知。"
马来西亚大学科学学院学生谢胤明(Calvin Shee Yin Ming)创立全球抗菌药物管理联盟,其"探索猪笼草微生物组作为新型抗生素天然化合物来源"项目引人注目。作为最年轻获奖者,他承诺:"将充分把握机会,运用下一代基因组学应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挑战。"
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博士研究员凯珊妮·加内森(Keisheni Ganeson)开发的"以蝶豆花制作智能可生物降解微针贴片"引发关注。她强调:"资助将帮助我突破实验室局限,建立国际医疗创新合作网络。"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专科医院研究员努尔·哈菲扎·安妮扎(Nur Hafizah Annezah Utuh)专注"基于DNA指导的个性化心脏病治疗",其研究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她计划赴荷兰与基因组临床转化团队合作:"希望设计适合我国人口的基因检测面板,推动精准医疗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实践。"
自2007年设立以来,该资助项目已支持33名22-35岁青年学者在40余家国际顶尖机构进行研究。本届收到超200份申请创历史新高,彰显马来西亚青年科研热情的持续高涨。作为壳牌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联合设立的公益项目,其持续十年的影响力正在培育新一代国家建设者。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