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心血管系统
人类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的封闭管道系统,通过循环过程向组织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清除二氧化碳及其他代谢废物。这个系统的核心器官是具备强健泵血功能的心脏,通过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的双循环网络(肺循环和体循环)完成物质交换。
心血管系统基础
血管系统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构成的网状结构组成,负责向全身组织供血。动脉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输送至全身,其管壁由弹性纤维组织和肌细胞构成,能够承受较高的血压。动脉分支最终形成细小的肌性血管——小动脉,血液由此进入由内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网。这些微观血管壁具有渗透性,可完成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与代谢废物的交换。完成物质交换后,含代谢废物的静脉血通过小静脉汇入静脉系统,最终回流至心脏。
心脏结构
形态与位置
成年人的正常心脏通常略大于握紧的拳头,平均尺寸约为13×9×6厘米(5×3.5×2.5英寸),重量约300克。心脏呈锥形结构,基底部朝向右上方,心尖指向左下方。位于胸腔正中偏左位置(约2/3体积在左侧),前后依次毗邻胸骨、气管、食管和降主动脉,下方与膈肌相邻。心脏的解剖位置使其在胸腔内形成独特的投影区域。
心包膜
心脏外覆双层膜性结构——心包膜。外层为致密的纤维心包,与膈肌、纵隔胸膜及胸骨形成稳固连接,并延续为上腔静脉、肺动脉和静脉的外膜。内层为浆膜层,包含壁层心包(贴附于纤维心包内侧)和脏层心包(覆盖心脏表面,又称心外膜)。两层间存有10-15毫升心包液的潜在腔隙,通过润滑作用减少心脏搏动时的摩擦阻力。
心腔构造
心脏通过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两个半部,每半部又由心房和心室构成:
- 右心系统:
- 右心房接收来自上腔静脉(上半身)、下腔静脉(下半身)和冠状窦(心脏自身)的静脉血
- 右心室通过肺动脉向肺部输送血液
- 左心系统:
- 左心房接受4支肺静脉回流的氧合血
- 左心室壁厚度为右心室的3倍,通过主动脉将血液输送至全身
心脏表面结构
心脏表面存在四条主要沟槽:
- 房室沟:位于右心房与右心室交界处,容纳右冠状动脉分支
- 前室间沟:分隔左右心室的前部边界,含左冠状动脉分支
- 后纵沟:位于心脏后部,分隔左右心室,包含冠状动脉另一分支
- 冠状窦沟: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容纳静脉血回流通道
本文内容由英国大英百科全书公司提供,经多位心脏病学专家审核,系统阐述了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特征与生理功能。如需了解心血管疾病相关内容,请参阅《心血管疾病》专题;关于血液组成与功能的详细解析,可查阅《血液》专业词条。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