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25年7月17日,在新加坡心理健康大会上,专家指出,将技术与数字化应用于心理健康服务可以扩大覆盖面,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但同时强调必须进行严格检查,以确保这些工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7月17日的新加坡心理健康大会上,健康促进局(HPB)预防健康计划与奖励总监爱丽丝·翁(Alice Ong)表示,技术在解决持续存在的心理健康污名化问题上非常有帮助。
她以MindSG平台为例指出,该网站在2021年推出时获得了三百万次浏览,截至2024年累计页面浏览量已达1200万次。
新加坡中央医院心理研究所(IMH)医疗委员会主席Swapna Verma博士表示,除了污名化问题,心理健康领域还存在人力限制。数字心理健康服务可以提供保密且便捷的护理途径。
但她强调,无论是在线、通过应用程序,还是通过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提供的服务,都需要经过充分研究和验证。
她说:“这就像药物一样,除非看到随机对照试验的良好证据,否则我不会开处方药。”她还补充道,技术也需要具有相关性和文化敏感性,否则人们可能不会使用。
另一位小组成员、健康应用程序审查组织Orcha的创始人Liz Ashall-Payne同意确保技术符合不同患者的需求和偏好以提升可用性非常重要。
她指出:“如果三个人都有轻度焦虑,但一个是儿童,一个是青少年,另一个是老年人,他们需要不同的界面。”
她表示,全球目前约有365,000种数字健康技术,Orcha已审查了约35,000种产品,其中只有20%被认定为安全、网络防护良好且具有临床效果。
可靠的数字心理健康工具的一些指标包括产品开发过程中有公认的专家或临床医生参与,以及有发表的研究支持该技术。
新加坡中央医院心理研究所已使用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患者学习应对技巧,如呼吸技巧和时间管理。
传统上,这些技巧由专业人员面对面教授,但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患者可以在方便时学习这些技巧,同时仍能获得心理医生的个性化检查。研究表明,互联网提供的CBT可以与面对面治疗一样有效。
澳大利亚政府卫生与老年护理部助理秘书Krista Vanderheide表示,2023年12月,澳大利亚宣布将投资4.567亿澳元(约合3.8亿新元)用于数字心理健康,以开发新的国家级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数字服务。
她补充道,澳大利亚政府还将牵头对数字心理健康服务进行认证。
她表示:“我们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部门始终经过深入培训,以确保临床安全和ICT网络安全。”
第八届新加坡心理健康大会于7月16日和17日举行,重点聚焦数字心理健康和人工智能。
该会议由新加坡中央医院心理研究所、国家社会服务理事会、综合护理机构和健康促进局联合组织,首日吸引了超过1,000名与会者。
Lee Li Ying 是《海峡时报》的健康领域记者,她对心理健康、健康技术、老龄化和生殖健康有浓厚兴趣。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