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同步现象无处不在:从萤火虫的闪光到鱼群在海洋中的扭动,生物系统常常以节奏性运动相互协调。这种同步发生的机制十分复杂。
例如,在大脑血管系统中,血管会根据需要扩张和收缩进行振荡。当有神经活动时,小动脉会扩张以增加血流、氧气和营养物质。这些振荡是自维持的,但小动脉也相互协调工作。这种协调机制尚未被充分理解。
为了解开这一谜题,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转向身体的另一部分:肠道。他们发现,以相似频率运行的振荡器会依次相互锁定,形成阶梯效应。该研究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生物同步现象
科学界已知,如果存在一个自维持振荡器(如小动脉),并施加一个频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外部刺激,两者可以锁定,即振荡器的频率会调整至匹配外部刺激。事实上,研究表明,连接两个时钟后,它们的滴答声最终会同步。
物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杰出教授大卫·克莱因菲尔德(David Kleinfeld)发现,当对外部神经元施加刺激时,整个血管系统会锁定在同一频率。然而,当他以两个不同频率刺激两组神经元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部分小动脉锁定在一个频率,其余则锁定在另一个频率,形成阶梯效应。
为寻找解释,克莱因菲尔德邀请专攻生命系统物理学的物理学教授马西莫·维尔加索拉(Massimo Vergassola)加入研究,并招募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研究生玛丽·塞利耶-普罗诺(Marie Sellier-Prono)和意大利复杂系统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西莫·琴奇尼(Massimo Cencini)。研究团队发现,他们可以运用经典耦合振荡器模型,并结合肠道特性进行创新应用。
肠道因蠕动——消化道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而自然振荡,这为复杂的脑血管网络提供了一个简化的模型。肠道运动具有单向性,即频率从高位向低位形成梯度变化,这使得食物能从十二指肠单向推进至结肠末端。
"耦合振荡器相互'交流',肠道的每个节段都是一个振荡器,与邻近节段'对话',"维尔加索拉表示,"传统耦合振荡器研究通常在均质环境中进行,即所有振荡器频率大致相似。但在我们案例中,振荡器频率差异显著,正如肠道和大脑中的实际情况。"
在研究肠道耦合振荡器时,先前学者观察到确实存在阶梯效应:相似频率会锁定周边频率,从而实现食物在消化道中的节律性移动。但阶梯的上升高度或断裂点、阶梯长度对应的频率,以及阶梯现象发生的条件——这些生物系统的本质特征——此前从未被精确测定。
这项新的数学解决方案同时解答了两个长期存在的生物学问题:食物如何在消化道中移动及其搅拌机制。
"此前数学问题仅以近似方式解决,无法揭示断裂点及其行为特征。这是一项关键性发现,"克莱因菲尔德指出。
在解决肠道振荡问题后,研究团队回归到更复杂的脑血管系统研究。肠道运动呈单向性,而脑血管网络则具有数百个方向。尽管两者均存在阶梯效应,但肠道阶梯是逐级过渡,而脑部阶梯则沿不同路径以各异长度同时发生。
"大脑比肠道复杂无穷,但这正是科学的精髓所在,"克莱因菲尔德说,"你提出一个问题,它引导你走向新方向;你解决新问题后,再回到原始问题。"
作者包括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大卫·克莱因菲尔德和马西莫·维尔加索拉、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玛丽·塞利耶-普罗诺,以及意大利复杂系统研究所的马西莫·琴奇尼。
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BRAIN计划资助(项目编号U19 NS123717和U19 NS137920)。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