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通常简称为"生酮",被宣传为减重和改善整体健康的方案,但其长期影响仍在深入研究中。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令人担忧的发现:尽管该饮食可能有效减重,却可能导致脂肪肝等并发症。
生酮饮食旨在使身体进入酮症状态,此时脂肪储备替代碳水化合物成为主要能量来源。为实现此目标,该饮食方案严格限制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淀粉类蔬菜、谷物和糖类,转而强调肉类、鱼类、无糖乳制品、坚果和种子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对部分慢性病患者而言,生酮饮食是必要医疗方案。例如,生酮饮食疗法可帮助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减少发作次数。但英国营养师协会指出,执行如此严格的饮食方案存在特定风险,需密切监测。那么,无医学指征而自行选择该饮食的人群情况如何?
许多人声称该饮食帮助他们减重并改善健康状况,但网络上也充斥着声称其损害健康的案例。研究作者指出:"生酮饮食对代谢健康的长期影响仍研究不足"。
犹他大学研究团队让多组小鼠分别执行四种不同饮食方案近一年:低脂饮食、标准高脂饮食、含89.9%脂肪的生酮饮食,以及高蛋白低脂饮食。尽管生酮饮食脂肪含量极高,但采用该方案的小鼠并未像标准高脂饮食组那样增重,这似乎支持了生酮有助于减重的观点。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生酮饮食组小鼠开始显现不良影响。作者写道:"尽管生酮饮食可预防和治疗肥胖,但会导致高脂血症、肝脂肪变性和葡萄糖耐受不良"。高脂血症指血液脂肪异常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肝脂肪变性即脂肪肝疾病,若不治疗可导致严重肝损伤。
研究发现肝功能障碍仅出现在雄性小鼠中,表明身体对该饮食的反应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其他研究也提示生酮饮食更适合作为短期减重干预手段,并将其与心脏损伤、营养缺乏等负面效应相关联。有对比研究发现,相比生酮饮食,纯素饮食对环境和健康更为有益。
本研究仅在小鼠身上进行,不能直接证明生酮饮食会导致人类出现相同问题。作者强调,个体生酮饮食方案差异显著,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调整饮食是否能规避部分长期问题。
最终,研究团队表示其结果"警示不应将生酮饮食系统性地用作促进健康的饮食干预手段"。饮食决策高度个性化,建议在专业营养师指导下寻找最适合的平衡方案。该研究已发表于《科学进展》期刊。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