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药物是如何被发现和开发的

How drugs are discovered and developed - The Physiological Society

英国英语健康与医药
新闻源:unknown
2025-08-24 23:39:38阅读时长3分钟1034字
药物开发靶点发现高通量筛选临床前开发临床试验监管审批上市后监测健康志愿者长期安全性临床获益

内容摘要

本文系统阐述了现代药物研发全流程,从靶点发现到临床试验的复杂过程,揭示了药物开发中高风险、高投入与高技术壁垒的行业特征。文章指出创新药物研发成功率不足10%,整个过程需耗时十年以上,耗资超十亿美元,期间需克服靶点验证、药代动力学优化、毒理评估等关键技术挑战,并强调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试验设计中的关键作用。通过解析药物开发的科学逻辑与产业规律,为理解现代医药创新提供了专业视角。

药物开发的高风险与长周期

现代药物的发现和开发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制药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但新药研发的失败率极高。一个全新的作用机制药物仅有约1%的成功率能最终上市,即使是对现有疗法的改良型药物,成功率也仅约10%。新药研发的主要失败原因包括:靶点验证失败(原始科学假设错误或不完整)、人体吸收/代谢问题,以及意外副作用。

药物研发全流程可分为以下关键阶段:

1. 靶点发现与验证(早期研究)

新药研发始于对疾病机制的科学认知。制药企业通过整合学术研究成果、疾病基因组数据和企业内部研究,确定潜在药物靶点(如离子通道、G蛋白偶联受体等)。具有明确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靶点更适合小分子药物开发(<500分子量),而低亲和力结合位点则更适合生物大分子疗法。

在早期靶点验证阶段(图2),研究团队需要建立疾病动物模型,并通过化合物干预、反义技术或转基因方法验证靶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精神类疾病领域由于缺乏有效动物模型,已成为药物开发的重大障碍。

2. 高通量筛选与先导化合物优化

研究团队开发基于靶点的生物检测方法(体外高通量筛选),使用自动化机器人系统对化合物库进行大规模筛选(图3)。初始筛选获得的"hit"化合物(微摩尔级亲和力)需经结构优化提升为"lead"化合物(纳摩尔级亲和力),同时确保靶点选择性以减少脱靶副作用。

3. 临床前开发

候选药物需满足药代动力学要求(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物化学家需要在高亲和力、选择性与体内药代特性之间进行平衡优化。完成临床前安全性评估(安全药理学研究)后,需进行毒理学实验确定最大耐受剂量。

4. 临床试验阶段

5. 监管审批与上市后监测

所有临床前和临床数据需提交监管机构(如FDA)审批。药物上市后仍需进行IV期临床监测,持续评估长期安全性和真实世界疗效。

行业挑战与发展趋势

当前制药行业面临研发效率下降的困境:2010-2020年间行业研发投入翻倍,但新分子实体药批准数量保持平稳。为应对挑战,行业正在采用类器官芯片、AI药物筛选、真实世界数据等创新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西地那非(Viagra)的发现历程显示:I期临床中意外发现的勃起功能改善效应,最终开辟了全新的治疗领域。

整个药物研发过程平均耗时10-15年,单个药物研发成本超过10亿美元。尽管面临高失败率,但成功的创新药物能为患者带来显著临床获益,并推动制药企业形成良性研发循环。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