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道细菌或影响未来情绪健康Babies’ gut bacteria may influence future emotional health - Microbiome | UCLA Health

环球医讯 / 硒与微生态来源:www.uclahealth.org美国 - 英语2025-10-31 02:16:40 - 阅读时长3分钟 - 1493字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揭示,儿童两岁时肠道微生物组中梭菌目和毛螺菌科细菌的高丰度,可能通过间接影响六岁时情绪相关脑网络的连接模式,增加七岁半时出现抑郁、焦虑等内化症状的风险;该发现表明早期肠道细菌或在编程童年后期情绪健康脑回路中起关键作用,为利用益生菌或饮食干预改善心理健康提供了潜在方向,并强调若未及时处理,相关症状可能延续至青少年期及成年期引发长期挑战。
婴儿肠道细菌童年中期情绪健康抑郁症焦虑症肠道微生物组梭菌目毛螺菌科脑网络心理健康干预
婴儿肠道细菌或影响未来情绪健康

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的一项新研究,儿童早期肠道微生物组可能影响其在童年中期患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内化症状的风险。这种影响似乎与细菌和情绪相关脑网络通信方式的关联机制有关。

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这项观察性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组中梭菌目(Clostridiales order)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 family)细菌比例较高的幼儿,在童年中期经历内化症状——包括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统称——的风险更高。这种关联表现为间接作用:早期微生物组组成与情绪相关脑网络连接的差异相关,而这些脑网络差异又与儿童后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相联系。

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肠道细菌可能在编程与童年后期情绪健康相关的脑回路中发挥作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资深作者布丽奇特·卡拉汉(Bridget Callaghan)博士指出,若未及时干预,抑郁和焦虑症状可能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持续至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风险。

卡拉汉表示:“通过将生命早期的微生物组模式与脑连接及后期焦虑抑郁症状相联系,本研究提供了初步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有助于塑造关键学龄期的心理健康。”卡拉汉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副教授兼伯尼斯·温策尔和温德尔·杰弗里发展心理学讲席教授。

先前关于儿童肠脑轴的研究多聚焦于婴儿和幼儿,而非学龄儿童。此类研究通常探讨微生物组成如何关联运动、语言和学习相关的早期大脑发育,而非心理健康。

卡拉汉团队旨在确定幼儿肠道微生物组组成是否会对童年后期心理健康产生连锁效应——抑郁和焦虑等问题通常在此阶段首次显现。

该研究基于“新加坡健康成长”(GUSTO, Growing Up in Singapore Towards Healthy Outcomes)项目数据。这项纵向出生队列研究收集了新加坡儿童的多项健康资料,包括2岁时的粪便样本、6岁时的静息态磁共振脑扫描,以及照顾者对儿童7岁半时行为问题的评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研究利用了GUSTO项目55名参与者的资料。

研究人员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识别6岁时与7岁半报告的内化症状最显著关联的脑连接模式组合,并探究2岁时肠道微生物特征如何影响这些脑模式。

内化症状与梭菌目及毛螺菌科微生物群的关联模式,与微生物组和成人心理健康研究结果相似。卡拉汉指出,这两个微生物群组在成人中亦与应激反应、抑郁及早期童年逆境影响相关;其部分微生物可能对压力源更敏感,这或能解释其与童年后期内化症状发展的关联。

卡拉汉强调,未来实验研究将验证这些关联是否具备因果关系及是否需采取干预措施。

她表示:“需明确这些大类群中具体驱动效应的菌种。掌握信息后,可通过益生菌或饮食等相对直接的方式调节微生物组以解决问题。”卡拉汉同时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古德曼-卢斯金微生物组中心(Goodman-Luskin Microbiome Center)成员。

弗朗西丝卡·奎尔达西(Francesca Querdasi)和杰西卡·尤(Jessica Uy)博士为该研究共同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的詹妮弗·S·拉巴斯(Jennifer S. Labus)博士为贡献作者。本研究由科学、技术与研究局(A*STAR)人类发展与潜力研究所、新加坡竹脚妇幼医院(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国立大学卫生系统(NUHS)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合作完成。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拉斯维加斯老年中心使用VR技术让居民连接世界拉斯维加斯老年中心使用VR技术让居民连接世界
  • 食物不安全:痴呆症的意外风险因素使患病几率提高60%食物不安全:痴呆症的意外风险因素使患病几率提高60%
  • 2160万美元资助助力研究高血压与阿尔茨海默病及痴呆症关联2160万美元资助助力研究高血压与阿尔茨海默病及痴呆症关联
  • 2160万美元资助研究高血压与阿尔茨海默病及痴呆症关联2160万美元资助研究高血压与阿尔茨海默病及痴呆症关联
  • 美国"噩梦细菌"病例持续上升美国"噩梦细菌"病例持续上升
  • 微生物组在健康、疾病与治疗中的作用微生物组在健康、疾病与治疗中的作用
  • 脂肪酸促进与癌症相关的肠道菌群转变脂肪酸促进与癌症相关的肠道菌群转变
  • 世界最长寿老人拥有年轻微生物组和卓越基因世界最长寿老人拥有年轻微生物组和卓越基因
  • 肠道微生物组变化将软饮料与抑郁症联系起来肠道微生物组变化将软饮料与抑郁症联系起来
  • 又一个喝咖啡的理由:最新研究表明咖啡直接(且显著)改善肠道健康又一个喝咖啡的理由:最新研究表明咖啡直接(且显著)改善肠道健康
  • 全球最长寿者揭示健康衰老新见解全球最长寿者揭示健康衰老新见解
  • 肠道细菌与基因开关机制互作 或影响疾病风险及医疗方案肠道细菌与基因开关机制互作 或影响疾病风险及医疗方案
  • 肠道细菌或影响人类基因开关机制 重塑疾病风险认知肠道细菌或影响人类基因开关机制 重塑疾病风险认知
  • 专家评论软饮料消费与抑郁症关联或通过肠道微生物组介导的研究专家评论软饮料消费与抑郁症关联或通过肠道微生物组介导的研究
  •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治疗原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效果媲美万古霉素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治疗原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效果媲美万古霉素
  • 重大捐赠加速费城儿童医院微生物组研究重大捐赠加速费城儿童医院微生物组研究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