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痛别误当上火!可能是严重口腔疾病的早期信号

健康科普 / 识别与诊断2025-11-11 10:03:49 - 阅读时长3分钟 - 1431字
深度解析牙龈长期疼痛的三大常见病因,提供从居家护理到专业诊疗的全流程应对方案,帮助读者快速识别危险信号,掌握科学止痛技巧,避免病情迁延恶化。
牙龈疼痛口腔健康牙科疾病
牙龈痛别误当上火!可能是严重口腔疾病的早期信号

牙龈疼痛常被误认为“上火”,实则可能是口腔疾病的早期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牙龈痛的常见原因、应急处理和长期防护,帮大家科学应对口腔健康问题。

病因深度解析

  1. 根尖周炎
    如果蛀牙没及时治,细菌会从牙髓顺着根管爬到牙根尖周围的组织,引发根尖周炎。典型症状有牙齿像“浮起来”的感觉、咬东西时更疼、怕冷热刺激。大约60%的人会跟着牙龈红肿,严重的还会在牙龈上鼓出有波动感的脓包。医生敲这颗牙会明显疼,拍牙片能看到牙根尖周围有阴影。
  2. 牙龈炎
    牙龈边缘堆积的牙菌斑引发的慢性炎症,最常见的症状是刷牙出血(82%的人会有)、牙龈红肿(用探针碰一下就出血的情况占90%)。牙龈和牙齿之间的缝隙(龈沟)超过3毫米,就容易形成“假性牙周袋”。要是不管它,大约40%的人18个月内会发展成牙周炎,慢慢把牙槽骨“吃掉”。
  3. 智齿冠周炎
    智齿(第三磨牙)没完全长出来时,牙龈瓣和牙冠之间会形成一个深口袋(通常超过4毫米),食物残渣塞进去就会引发急性炎症。典型症状有张不开嘴(平均只能张到2厘米以内)、耳朵放射性疼(35%的人会有)、下巴下面的淋巴结肿大。大约25%的人还会发烧(38-39℃)。

急性期处理方案

  1. 物理止痛法

    • 冷敷:用冰袋敷疼痛那边的脸,每次15分钟,中间隔1小时,能降低局部代谢率30%,缓解疼痛;
    • 盐水漱口:用0.9%的生理盐水(温度40-45℃,跟体温差不多),每次含1分钟,每天4-6次;
    • 局部涂丁香油:用蘸了丁香油的棉签抹在疼的地方,每天3-4次,有轻微麻醉和抑菌作用。
  2. 穴位按压

    •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根掌骨之间,按的时候垂直用力,直到有酸胀感;
    • 颊车穴:咬肌鼓起来的地方,张嘴时会凹下去,按住持续3分钟。

专业诊疗指征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一定要及时去看牙医:

  • 疼超过3天(72小时),或者晚上疼得醒过来;
  • 脸肿得按下去有坑;
  • 体温超过38℃;
  • 牙齿松动超过2度(晃得比较明显);
  • 张不开嘴,连2根手指都塞不进去。

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这些:

  1. 根管治疗:钻开牙齿放脓,再用镍钛器械清理根管,成功率92%;
  2. 牙周基础治疗:刮掉牙龈下的牙石,再磨平牙根表面,能清掉90%以上的牙石;
  3. 智齿处理:炎症消了之后选时间拔掉,术后并发症约5%;
  4. 辅助治疗:用低能量激光照(波长650纳米,每次5分钟)。

长期防护策略

  1. 日常口腔护理

    • 用改良Bass刷牙法:牙刷倾斜45度对着牙龈和牙齿交界的地方,每次刷够2分钟;
    • 牙缝超过0.6毫米时,用间隙刷清理后牙邻面;
    • 每天用1次牙线,用“C型”贴住牙齿侧面的方法清洁牙缝。
  2. 定期专业维护

    • 每6-12个月做一次牙周检查(包括用探针测牙龈深度);
    • 中度牙周炎患者每3-4个月洗牙1次;
    • 夜磨牙的人要戴咬合垫,避免磨损牙齿和牙龈。
  3. 生活习惯调整

    • 按照WHO推荐,每天糖摄入不超过总能量的10%;
    • 吸烟者尽快戒烟(每天抽超过10支,得牙周病的风险高3倍);
    • 每6个月做一次全面口腔检查,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牙龈痛其实是口腔健康的“警报器”,如果疼得持续不缓解,一定要早去看医生。只要规范治疗加长期维护,就能有效防止牙周组织被破坏。有数据显示,系统的牙周治疗能让牙齿留存率提高65%,还能降低28%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维护口腔健康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石。

大健康

猜你喜欢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