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百万民众服用β阻断剂来降低心血管问题风险,特别是心脏病发作后。
但两项新研究显示,对于许多患者来说,这些药物可能已不再有效——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带来危害。β阻断剂通过降低心率和血压来减少心脏的氧气需求。传统上,这种药物被用于心脏病发作(心肌梗死)后治疗,目的是让心脏得到休养并降低二次发作风险。
关键在于:自40多年前β阻断剂问世以来,现代医疗手段(包括支架植入和他汀类药物)已显著提升心脏病发作后的康复效果。如今,许多患者的心脏恢复状况远优于以往。
针对女性患者的新研究显示,当心脏功能恢复良好时,β阻断剂可能弊大于利——会增加心血管问题甚至死亡风险。
研究团队在已发表的论文中指出:"β阻断剂长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基础治疗,其疗效最初得到了早期随机试验支持。然而这些试验的开展背景,远早于现代标准医疗体系的建立。"
为验证β阻断剂的现代适用性,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科学家对8,438名存活于心脏病发作且左心室射血分数(EF)高于40%的患者进行了研究。正常射血分数范围为55-70%,低于40%即表明心功能显著受损。
约半数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的同时使用β阻断剂,另一半则不使用。平均3.7年的随访显示,两组在二次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住院或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研究人员特别分析了1,627名女性患者——她们年龄更大、合并症更多、接受指南推荐治疗的比例更低。结果显示,使用β阻断剂的女性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反而更高。这种风险在心脏恢复最佳者和服用最高剂量者中最为显著,而这种模式在男性患者中并未出现。
研究强调β阻断剂在治疗其他病症(如心律失常和高血压)中仍具价值。研究团队建议未来采取更个性化的用药策略,特别是针对当前占比多数的心脏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群体。
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心脏病专家博尔哈·伊瓦涅斯(Borja Ibáñez)表示:"这些发现每年将帮助数千患者优化治疗方案,减少副作用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欧洲心脏杂志》。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