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veInsight发布的《2025年肌肉减少症管线洞察报告》全面分析了全球18家药企开发的20余种在研药物。报告覆盖临床与非临床阶段产品,按药物类型、研发阶段、给药途径及分子类别进行治疗评估,并标注非活性管线产品。
关键发现
- Animuscure公司最新进展:2025年7月29日,Animuscure宣布启动AMC6156临床试验。该研究将评估药物对老年肌肉功能改善效果及安全性,受试者将每日服用AMC6156或安慰剂持续12周,通过运动测试、肌力监测及定期检查进行评估。
- 行业研发格局:18家领先企业(Biophytis、Epirium Bio、Turn Biotechnologies等)共同推动20余种治疗方案研发,涵盖小分子、单抗、基因疗法等多样技术路径。
- 重点在研药物:BIO101(Biophytis)、Bimagrumab、MK-0773、TRN005(Turn Biotechnologies)等。
核心药物分析
BIO101(Biophytis)
- 机制:靶向MAS受体的小分子c-Mas-1激动剂,通过激活信号通路改善肌肉功能。
- 临床阶段:II期试验显示175mg/350mg bid剂量安全性良好,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
- 潜力:有望改善年龄相关肌肉萎缩患者的活动能力、呼吸功能。
MF-300(Epirium Bio)
- 机制:可逆性抑制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提升前列腺素E2(PGE2)水平。
- 研发进展:临床前研究表明该药物可稳定骨骼肌中PGE2,改善肌肉质量。
- 现状:I期研发阶段,针对年龄相关肌肉衰弱。
TRN005(Turn Biotechnologies)
- 特性:独特配方促进肌肉再生,逆转年龄相关功能退化。
- 临床前数据:干细胞增殖分化加速、肌肉纤维增厚及力量输出提升。
- 开发阶段: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
管线全景分析
- 地域覆盖:全球市场。
- 企业矩阵:Biophytis、Epirium Bio、Turn Biotechnologies等主导。
- 药物分类:
- 给药途径:口服、静脉、皮下、肠胃外、局部
- 分子类型:重组融合蛋白、小分子、单抗、肽类、聚合物、基因疗法
- 研发阶段:覆盖发现阶段至III期临床。
市场动态
- 合作网络:包含企业间合作、产学研联动及授权协议。
- 融资环境:报告深度解析资金流向对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
报告架构
- 简介
- 执行摘要
- 肌肉减少症概述
- 在研疗法全景
- 治疗评估体系
- 中期阶段产品(II期)
- 早期阶段产品(I期)
- 临床前阶段产品
- 非活性产品分析
- 关键药物与企业
- 未满足需求
- 市场驱动因素与障碍
- 未来展望与结论
- 分析师观点
- 附录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