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研发的帕金森病治疗药物苯海索(benztropine)或能为全球最致命传染病——结核病的治疗带来突破。这项发表于《npj抗菌与耐药性》的研究显示,该药物通过增强人体天然免疫反应,可显著降低导致结核病的结核分枝杆菌水平。
结核病主要影响肺部,每年造成约130万人死亡。现有治疗需长期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不仅副作用明显,还面临日益严峻的耐药菌株威胁。研究通讯作者、UBC医学院传染病教授约瑟夫·阿夫-盖伊(Yossef Av-Gay)指出:"通过提升免疫力而非直接杀灭细菌的策略,可能为耐药结核病提供强大治疗工具。苯海索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已验证安全性,这将加速其临床转化。"
结核杆菌能侵入巨噬细胞——本应消灭病原体的免疫细胞——从而长期存活。与直接杀灭细菌的抗生素不同,苯海索通过阻断结核杆菌利用的巨噬细胞受体,使免疫细胞恢复杀菌能力。研究团队将这种增强宿主防御机制的疗法称为"宿主导向疗法",认为其显著优势在于不易诱发耐药性。
该研究第一作者、UBC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亨诺克·萨希尔(Henok Sahile)强调:"这类疗法可与现有抗生素协同增效,甚至在抗生素失效时发挥作用。"研究团队通过筛选240余种美国FDA批准药物,在感染结核杆菌的人类及小鼠免疫细胞实验中,发现苯海索能使细菌载量显著下降。在活动物实验中,口服苯海索的小鼠肺部细菌数量减少70%,效果堪比现有结核治疗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苯海索在沙门氏菌感染模型中也展现出相似疗效,提示其可能具有广谱抗感染潜力。由于该药已获临床使用许可,研究人员对其药理特性及安全数据掌握充分,可大幅缩短新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周期。
这项由加拿大卫生研究院资助的跨学科研究,汇聚了UBC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及萨斯喀彻温大学疫苗与传染病组织的研究人员。研究团队认为,药物再利用是快速、经济开发新疗法的关键策略,尤其对结核病这类公共卫生挑战具有重大意义。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