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随访模式助力心力衰竭患者过渡治疗
哥伦比亚大学护理学院研究人员今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研究显示,移动整合健康管理(MIH)可有效协助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治疗,特别是女性患者和年轻群体将获得更多临床获益。
作为美国老年人住院首要病因,心力衰竭患者在出院后30天内再入院率高达25%。研究团队指出MIH与护理过渡协调员(TOCC)两种管理模式均显示出改善预后的潜力,但此前尚无直接比较研究。
在涉及纽约市11家医院超过2000名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Mighty-Heart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将患者随机分配至TOCC组(出院后48-72小时内护士随访电话)和MIH+TOCC组(增加护士护理协调、社区急救员家庭访视及急诊科医生远程医疗)。
数据显示两组患者30天再入院率均为20%,整体健康状况和医疗资源使用无显著差异。但亚组分析发现:接受MIH的70岁以下患者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女性患者全因再入院风险降低30%,心力衰竭专项入院风险下降36%。
"面临重大社会经济障碍的患者——如经济压力或缺乏照护支持——可能从移动整合健康模式中获益最多," 主要研究者Ruth Masterson Creber教授指出,"这些发现凸显了心力衰竭护理过渡的复杂性,也强调需要创新护理模式,为最需要的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研究获得患者中心化成果研究协会(PCORI)资助,哥伦比亚大学护理学院社区参与信息与数据科学中心团队共同参与研究。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