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NV-387通过抗炎作用或可减少转移性癌症复发
SHELTON, CONNECTICUT / 美通社 / 2025年8月18日 纳米病毒药物公司(NanoViricides,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NNVC)作为全球临床阶段抗病毒药物研发先锋,近日宣布其广谱抗病毒药物NV-387已成功完成I期临床试验,即将启动II期临床试验。该药物基于仿生纳米技术开发,能通过抑制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降低"休眠"癌细胞被唤醒导致转移性癌症复发的风险。
近期发表于《自然》期刊的研究[1]表明,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特别是细胞因子IL-6水平升高)与乳腺癌、肺癌等转移性癌症复发存在显著关联。研究团队通过新冠和流感病毒感染模型证实,病毒诱导的炎症微环境可激活休眠癌细胞,促进其转移扩散。
"NV-387不仅能靶向清除病毒,更重要的是能调节免疫系统过度炎症反应。"公司总裁兼董事长阿尼尔·R·迪万博士(Anil R. Diwan)表示,"动物实验显示该药可将IL-6水平降低至基线值的30%以下,在保护肺部组织的同时,其抗炎特性可能为癌症患者带来意外治疗获益。"
当前全球呼吸道病毒流行形势严峻,新冠疫情呈现每年两次的周期性爆发,美国7月底单周新增住院病例已突破4000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麻疹病毒均被证实具有免疫抑制特性。值得注意的是,NV-387是唯一在动物模型中证实对上述所有病毒感染引起的致死性肺炎均有效的广谱抗病毒药物。
在RSV感染模型中,NV-387治疗组存活率达92%,显著优于利巴韦林组的58%。针对甲型流感H3N2病毒的研究显示,NV-387保护效果超过奥司他韦(达菲)、帕拉米韦(Rapivab)和巴洛沙韦(Xofluza)等已上市药物。研究还发现,该药可使感染小鼠肺部病毒载量降低至检测限以下,同时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值得关注的是,该药对病毒作用机制具有突破性——通过模拟宿主细胞受体诱骗病毒结合,与传统疫苗和抗体疗法相比,可有效应对病毒变异挑战。但需注意的是,药物研发存在固有风险,临床前有效不必然转化为人体有效性,具体疗效需待II期试验数据公布。
公司背景
纳米病毒药物公司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基于TheraCour®纳米技术开发新型抗病毒疗法。其核心技术平台获得全球独家授权,覆盖HIV、乙肝、丙肝、狂犬病、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登革热等15种重大病毒疾病的治疗开发。除NV-387外,带状疱疹治疗药物NV-HHV-1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