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习惯每晚用一杯鸡尾酒放松,请在倒下一杯前了解这些事实
经注册营养师曼迪·恩赖特硕士审阅
核心要点
- 鸡尾酒通常含添加糖,可能带来负面健康影响
- 证据正不断推翻"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
- 限制或避免饮酒可降低心脏病、癌症及痴呆症风险
若你期待每天用鸡尾酒放松,你并不孤单。2025年盖洛普民调显示,54%的美国人偶尔饮酒,低于2023年62%的饮酒比例。专家认为这可能源于"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科学质疑。
现实是,即便你在鸡尾酒中添加蔬菜,混合饮品也绝非超级食品。如果你习惯定期享用欢乐时光或睡前酒,请继续阅读以了解你钟爱的饮品对身体的影响。
潜在健康影响
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
尽管酒精曾被视为有益心脏健康的饮品,但研究显示它实则有害。一项涵盖107,485人长达14年的研究发现,每日仅摄入12克酒精(约一标准杯)即与心房颤动风险上升16%相关。美国心脏协会指出,这种不规则心跳会提高中风和心力衰竭概率。
美国国家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所长乔治·F·库布博士表示:"对多数人而言,一杯酒的危害风险较低,但并非为零。很难预判谁会对微量酒精产生不良反应。"
可能增加痴呆症风险
除影响心脏健康外,酒精还会损害大脑功能并增加痴呆症风险。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营养学教授达斯汀·摩尔博士解释,酒精属于生化毒素——尽管多数毒素会被身体过滤,但酒精能绕过正常生物机制穿透血脑屏障直达大脑,干扰神经递质并抑制维持正常功能的脑区。
"证据表明,长期接触酒精会永久改变大脑信号传导化学机制,这可能正是诱发痴呆症的关键因素,"摩尔解释道。2025年研究进一步支持该观点,指出就大脑健康而言不存在安全的酒精摄入量。
可能干扰睡眠
超三分之一美国人睡眠不足(每晚少于7小时)。夜间鸡尾酒虽能诱发困倦,实则损害睡眠质量。
库布博士指出:"酒精普遍缩短入睡时间,但会破坏睡眠结构并导致早醒。饮酒者可能误以为酒精助眠,实则降低了睡眠质量。"他援引2018年研究称,睡前饮用一至两杯酒精饮品会扰乱神经系统,削弱身体在睡眠中的放松能力。2025年的综述研究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结论。
可能导致体重增长
体重增长涉及多重因素,但若你正控制体重却每晚饮酒,这种习惯可能额外增加热量摄入。西班牙一项针对成人的研究发现,新冠 lockdown 期间体重增长的预测因子之一正是酒精摄入——原因在于酒精本身热量密集(每克7千卡),未被消耗时会转化为脂肪。许多鸡尾酒还含高糖分,如冷冻饮品(代基里、玛格丽特)、汤力水基酒、莫吉托、威士忌酸酒及意式浓缩马提尼,添加糖进一步推高热量。
可能增加特定癌症风险
谈及癌症风险,任何酒精都非安全之选。库布博士强调:"不存在绝对安全的饮酒量,癌症风险尤其如此。"
2020年研究显示,每年87,000例癌症与酒精相关,包括食道癌、女性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作者指出,即使每日一至两杯也会提升女性乳腺癌风险。因此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建议戒酒以预防癌症。鉴于酒精与癌症的强关联,2025年美国外科医生总署发布警示,要求酒类标签必须标注致癌警告。
营养数据对比
| 营养成分 | 1杯伏特加苏打水 | 1杯冷冻玛格丽特 |
|---|---|---|
| 热量 | 133千卡 | 274千卡 |
| 碳水化合物总量 | 0克 | 36克 |
| 膳食纤维 | 0克 | 0克 |
| 添加糖总量 | 0克 | 36克 |
| 蛋白质 | 0克 | 0克 |
| 脂肪总量 | 0克 | 0克 |
| 饱和脂肪 | 0克 | 0克 |
| 钠 | 36毫克 | 459毫克 |
| 酒精 | 19克 | 18克 |
鸡尾酒真能促进健康吗?
除传统鸡尾酒普遍含添加糖(已知有健康隐患)外,"饮酒有益健康"的论点正逐渐瓦解。但现实是,除非自我隔绝,酒精已融入社会生活。若你仍想参与欢乐时光或庆典活动,可考虑改用无酒精鸡尾酒(mocktails)。本地商店可购得成品,餐厅也可点单。居家时不妨为客人提供美味无酒精饮品。
需要支持?
若你或身边人面临酒精滥用或成瘾问题,请联系物质滥用与心理健康服务管理局全国热线:800-662-4357,获取本地支持与治疗资源。
专家建议
是否饮酒属个人选择,需权衡风险与收益。美国外科医生总署及最新研究均表明:不存在安全的饮酒量。若决定减少或戒除鸡尾酒,无酒精替代品是理想选择。若仅需气泡饮品,可尝试含水果香草的苏打水,如薄荷黄瓜或柠檬风味。
常见问题解答
鸡尾酒是否危害健康?
除通常含高量添加糖外,库布博士表示:"研究证实不存在绝对安全的饮酒量。规律饮酒会增加心脏问题、癌症、睡眠障碍及成瘾风险。"
哪种鸡尾酒最不健康?
高糖分及高酒精度饮品营养最差。但鉴于未确立安全饮酒量,无法断言任何鸡尾酒更健康。
每日一杯鸡尾酒是否有害?
是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任何酒精都不安全,因其与至少七种癌症相关(包括肠癌及女性乳腺癌)。特定人群必须完全戒酒:酒精使用障碍康复者、无法控制饮酒量者、孕妇或可能怀孕者,以及患有某些疾病或服用与酒精相互作用药物的人群。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