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小血管病(SVD)患者常同时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和步态障碍,也称为运动认知功能障碍。然而,胆碱能系统紊乱是否导致运动认知功能障碍尚不清楚。
方法:
在这项在荷兰进行的横断面、单中心研究中,我们在2020年至2021年间纳入了213名SVD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6米步行测试进行的步态评估以及认知测试。利用扩散图像上的概率纤维束成像技术重建了胆碱能皮质通路(通过外囊和扣带)和丘脑投射(脚桥核到丘脑),随后使用源自神经突方向弥散和密度成像模型的扩散指标量化这些通路的紊乱程度。评估了SVD的传统磁共振成像标志物。在线性回归中调整了协变量,包括白质控制掩模中的神经突方向弥散和密度成像指标以及SVD标志物。
结果:
共纳入213名SVD患者,平均(标准差)年龄为74.6(6.8)岁,其中96名(45.1%)为女性。传统的SVD标志物与紊乱的胆碱能通路有不同的关联,其中白质高信号(WMH)是主要贡献者(神经突密度指数的R²最高,为0.38)。外囊胆碱能通路内的WMH与该通路中的神经突方向弥散和密度成像指标的相关性比总WMH体积或胆碱能投射外的WMH更强。相比之下,扣带通路内的WMH对神经突方向弥散和密度成像变异性的影响较小(R²=0.18-0.33对比0.22-0.38)。在调整协变量后,胆碱能皮质通路的紊乱与认知和步态表现的同时下降相关(外囊通路脑脊液各向同性体积分数,β=-10.77;P=0.004;扣带通路脑脊液各向同性体积分数,β=-13.38;P=0.011)。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由SVD导致的胆碱能皮质通路紊乱(而非胆碱能丘脑通路)导致了SVD患者的运动认知功能障碍。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