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后审查中,通讯作者发现原始论文的图表标注和文件组装存在错误[1]。具体修正如下:
图4错误修正
量化图表(A、B、G面板):坐标轴基线存在错位,已提供修正后的图表图像。
免疫印迹标注:误用"5-HT"标注血清素转运体,现已更正为"5-HTT"。
图例(h项):原文称"前额叶皮层和海马体裂解液",但本研究未分析前额叶皮层;修正为"经DDC单独处理、DDC+ muciniphila 阿克曼氏菌处理或DDC+巴氏灭活 muciniphila 阿克曼氏菌处理动物的海马体裂解液免疫印迹分析"。
结果部分修正
替换以下表述以确保科学准确性:
原句:"迷走神经是连接肠脑轴的单一神经元,作为脑肠神经递质传递的高速公路[28, 29]。"
修正为:"迷走神经传递受外周与中枢神经递质调节的神经信号[28, 29]。"
原句:"仅DDC组出现神经元死亡增加和5-HT耗竭,而DDC+ muciniphila 阿克曼氏菌或DDC+巴氏灭活菌处理组则阻止了海马体神经元和5-HT的损失(图4H)。"
修正为:"仅DDC组观察到神经元死亡增加和5-HTT耗竭,而DDC+ muciniphila 阿克曼氏菌或DDC+巴氏灭活菌处理组则阻止了海马体神经元损失及细胞内5-HT的减少(图4H)。"
讨论部分澄清
原句:"90%输送至大脑的血清素由肠神经元产生并通过迷走神经传输至大脑的机制,表明肝脏、肠道与大脑通过迷走神经分泌神经递质和神经激素进行主动交互。"
修正为:"人体90%的血清素由肠道嗜铬细胞(包括神经足型肠内分泌细胞)以及肠道肠血清素能神经元合成,该迷走神经通路揭示了肠-肝-脑系统的主动通信机制。"
补充材料修正
- 补充图2遗漏:修订过程中新增的补充图2意外缺失,导致后续图表编号错乱;已重建完整补充文件以恢复编号连续性。
- 补充数据图3:图例标签分配错误(D面板误标"TH"应为"NeuN";F面板误标"TH"应为"PGP9.5"),图例与坐标轴标签已修正。
- 补充数据图8:对照组DAPI图像有误,已替换为正确图像。
上述修正仅涉及图表标注、图例笔误、抗体信息、DAPI复染图像选择及表述精确性,不影响论文摘要、科学发现、实验结果或最终结论。原始文章已更新。
参考文献
- Kang EJ, Cha MG, Kwon GH 等. muciniphila 阿克曼氏菌通过调节肠-肝-脑轴中BDNF和血清素通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Microbiome. 2024;12:181.
【全文结束】

